产品做久了,很容易养成一种惯性思维,很多问题,我们会从用户、场景、价值、竞争……各种方面去考虑,不断思考如何把产品做得更完美。而当我们把产品的优势做得越强,规模越大,创造的魔鬼也就越明显。就在半个月前,315晚会曝光了很多黑心商家,淘宝刷单、饿了么监管的问题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在对各家危机公关问题唏嘘的同时,也让小不思考起产品本身隐藏的魔鬼——产品核心的背面,也许就是最大的风险。
简单来说,我们需要从产品最核心的能力中,尽早发现产品最大的危机,以便于及早控制风险。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微信。
微信早期最核心的功能是什么?是移动端,或者说就是智能手机上,的即时通信。微信连接的是人,在早期的时候,主要是熟人,人与人之间通过微信传递的是各种信息。这个时候,产品中隐藏的魔鬼可能来自于人,也可能来自于信息——诈骗和谣言。而且随着用户规模越来越大,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诈骗和谣言产生的能力、传播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阿里云。
阿里云应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云计算平台,为国内很多公司提供计算、存储能力,在阿里云中存储放各种不同的数据。所以,小不认为,对于阿里云而言,最关键的风险就是数据的安全问题——租户隔离、数据加密、信息泄露……相较于性能一类的问题,安全问题显然更加重要。
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向广大消费者准确地投放各种广告,以提升广告主的客户转化率。可是如果有一天,这些广告中传递得更多的是虚假广告、劣质产品、违禁物品、或是办证一类的灰色服务,会不会让这些不法商家通过精准营销的服务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
同理,剽窃抄袭对于微信公众号、刷单对于电商平台、黑心作坊对于外卖平台……这些都是隐藏在产品中的魔鬼,随时可能为品牌、体验、核心价值等造成冲击。现在,成熟的产品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在制约着这个魔鬼。
那么,对于我们的产品,需要如何找到和处理产品中的魔鬼呢?
首先,我们需要梳理清楚产品的框架
分析的方法很多,比如梳理产品的核心流程等,这里小不建议大家可以参考Impact Mapping的方法(见《Impact Mapping》,©Gojko Adzic),简单来说,就是弄清楚4大要素:
why:问题是什么,这里列举产品解决的核心问题
who:哪些角色可以对这个问题起作用
How:特定的角色如何对这个问题起作用
What:特定角色要对问题起作用的话需要什么
例如,淘宝店铺的Impact Mapping图谱可简单整理如下(没有仔细整理,只是大概让大家明白4大要素的作用):
然后,分析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Impact Mapping的基础上,从4大要素涉及的各个方面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例如,上图淘宝店铺的例子中,可能存在如下问题:
宝贝本身存在质量低下、冒牌等问题
买家可能被仿冒,是卖家自己或雇人刷好评
买家可能是竞争对手,恶意给差评
卖家在与买家的即时沟通中,可能给出虚假信息、不能兑现的承诺等
……
最后,确定产品的原则
小不在一部剧中看过一句话:“所谓原则,就是约束行为的一种方式,没有约束的行为,就是铤而走险。”小不深以为然。既然能够找到隐藏在产品中的魔鬼,就可以在这个魔鬼造成恶劣影响之前,先想好应对措施,并将对抗魔鬼的决心变为明确的产品原则,在后续的版本中不断强化,将魔鬼妥妥地锁在牢笼中。
过重的运营会给数据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影响。运营需要通过数据去评估运营的效果,产品也需要通过数据去发现和迭代产品优化。数据建立是对核心产品的保护。
一、产品核心的是数据
做好产品,特别是后期的迭代。通过数据的反馈,我们对后期迭代和业务安排有着的清晰的目标。
二、运营核心的是数据
运营通过数据分析计算这个月能不能完成KPI。这个数据可以指引运营做出更好的决策。
三、技术的核心是帮助实现数据
实现出来的数据,都是可以量化产品与运营工作的效果。这些效果可以变得更加强大。
四、数据的核心是进行反馈
数据的核心是反馈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对一个产品与运营的把控,这样数据才是有意义的。
五、完成产品与运营的核心数据建立
最后去完成数据的建立,就是对一个整体的事情的把握和监控。
总之,世事总有其两面性,很多时候危机并不完全来自外部,换个角度重新审视产品,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现在,找出那个魔鬼吧!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