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创意在形成过程中,创新者常常会考虑如何实现这些创意?如何执行具体的创新战略?上述问题尽管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十分重要,但在激发创意火花的阶段并不重要
关键词:创意创意火花创意方法惠而浦
全球化使得国内企业经营环境的稳定性与日俱减,不确定性却与日俱增。为了生存,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员工能够始终充满创新激情,不断产生好的创意,以应对消费者多变的需求。一个拥有创新能力的人,要想提高自己的创新质量,提升创新成功率,掌握激发创意火花的技巧是必要的。一旦你有了某种创新思维,产生了创意的火花,你就必须及时抓住它,有效激发这一火花,在创新过程中全心全意地支持、培育和呵护来之不易的创意火花,使之燃烧成熊熊大火。关注下面的六项原则,将有效助推创新团队激发创意火花,培育出更多有价值的创意,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一、打造激发创意的自由空间
当一个创意念头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千万不要放过它,一定要让这个创意在脑海中任意发展下去,要想一切办法、创造一切条件为你的创意思维打造自由发挥的空间,确保这个创意自由成长。即使有一些人、一些同事对你的创意提出这样那样的批评或建议,也不要予以过分关注,当然要学会吸收那些好的建议,促使你的创意更好地发展。注意,若是在一个创新团队中,成员之间要努力做到任何人不要对任何创意作任何评价,要始终牢记:激发创意无对错。激发创意产生阶段的核心是促使成员产生更多的创意,而不是评判创意的好坏。要牢记打造一个能够使创意火花自由迸发的空间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即使有人在你面前提出你从未听说过、感觉有点愚蠢的创意,也不要泼冷水,阻止这一“愚蠢创意”发展。要知道你感觉愚蠢的创意经过发展完善也有可能发展为最好、最有价值的创意。不要因为你一句错误的评论而扼杀了一个好的创意。
对创意进行诸如“太棒了”、“有价值”、“太好了”等等形式的鼓励用语,会使创意空间更加宽松。总之,有了一个能够使各种创意随意发挥、自由发展的空间,创意才会不断涌现。
二、让创意自然疯长
机遇将给予你不曾期待的灵感。发明或发现经常缘于不经意的、失败的事件或实验,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事实。深山中的野草之所以长得茂盛,就在于草在生长过程中很少受到外界干扰。当创意的种子一旦在你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就一定要让它自由自在地、不受约束地自然疯长,千万不要对创意进行“修枝、剪叶”,不要对创意进行任何的编辑、删改,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要注意保持创意的原生态,尽量让创意生长得丰满起来,能够用语言、图形、文字等符号较为完整地表述出来,无论是否成型,都要做这种尝试。只有你的创意在脑海中丰满了,对它进行修饰、剪切、复制、粘贴、删除等一系列编辑工作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也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你的创意进行编辑加工。所以在激发创意、促进创意疯长阶段不要对创意进行编辑、删改,要创造条件让创意自然疯长。
亚当·斯密认为:工业革命早期的许多发明是由使用机器的人发明的,工人在使用机器的过程中对机器不断进行改造和发明,起重要作用的是“哲学家或思辨的人”,他们的作用是观察身边所有的事物,在观察的基础上将互不相干或互不相同的事物或力量联系到一起,产生新的创意,造出新的东西,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正是他们的创意能够不受约束、自由自在地疯长,所以人类社会才有新发明、新创造不断涌现。
三、培育优秀的创新团队
优秀的创新团队一般由各种各样的角色组成。团队里总会有那么几个怪人,他们的思维很可能与众不同,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可能不合时宜,他们的语言可能缺乏逻辑,他们敢于挑战,有卓越的远见,能够预见别人无法预测的事情,他们善于打破常规,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或创意。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有时也有独到之处,能够站在比众人高的角度提问题、给创意。
优秀的创新团队,还需要有矛盾的解决专家,他们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资源获取能力极强。哪里有矛盾、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影子。
优秀的创新团队同样离不开把脉者,把脉者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他的言行举止、思维动向、理想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团队创意的产生频率和效果,是团队创新灵魂式人物。
优秀的创新团队同样也离不开技术专家。每一个组织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会在创新的过程中遇到许多挫折,都需要有能够解决繁琐复杂问题的人,或者说即使团队多数成员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有一个技术专家似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即使他也不会但他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方法。例如,我们要开发一种更高级别、更为复杂的新产品,技术专家也许不能直接提供帮助,却能洞悉事物之间的深层联系,能从众多新创意中理出头绪,为团队指明发展方向,由于他的存在,项目前景会大为改观。
四、暂时不必考虑创意的执行
打乒乓球的行家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双方实力相当,进入僵持阶段之际,赢者往往是那些专注打球的人,在激烈对抗时,凡是总想着如何赢对方的人往往是失败的人。原因很简单,在激烈对抗时,总是想着如何战胜对方势必会分散注意力,影响球技的发挥,错失赢球机会。相反,把战胜对方抛到九霄云外,专注地打好每一个球,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做到不丢球、不失球、不考虑阻碍球技发挥的不利因素,这样的球手往往是最后的胜利者。这一现象对创新同样适用,专注于过程,暂时不考虑结果,往往能取得最理想的结果。
好的创意在形成过程中,创新者常常会考虑如何实现这些创意?如何执行具体的创新战略?上述问题尽管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十分重要,但在激发创意火花的阶段并不重要。创新者过多考虑这些问题往往会扼杀创造性思维,阻碍创意更好地发展。
五、围绕创新主题选择正确方法
激发创意火花的方法很多。头脑风暴法是最为常见也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头脑风暴时,由于参与者众多,大家观点不一,也没有具体的指引和约束,所以参与者很容易偏离创新主题。因此,在激发创意火花的过程中,不要让创新者集思广益的精力被其他的创意挑战或创意话题所吸引或打断。如果在激烈辩论的途中出现与创新主题无关的话题,不妨把这个话题记录下来,寻找时间专门讨论,把参与者的注意力引导到创新主题上来,这样团队成员就能集中精力解决手头最紧要的任务,同时可以确保其他重要的概念或创意火花在以后得以继续讨论。
养成随时捕捉创意火花的良好习惯很重要。一些创意灵感来得快、去得急,有时在大脑中一闪而过,稍纵即逝。这就要求创新者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在自己的手机或电子设备上开辟专门的记事本,只要产生新的创意、新的想法,新灵感稍微萌发,要马上用文字记录下来。记录的内容可以是一个不成熟的概念、创新的雏形、对发现的新产品或新服务进行改进的想法或思路、旅游参观后的感想、解说台词、笑话、故事、比喻、引用等等诸如此类能够帮助你拓展新思维、激发创意火花的字、词、句子或文章。必要时将看到的资料以简报的形式粘贴在笔记本里面也是很好的方法。平时搜集积累了大量资料,在闲暇的时候、有拓展创意冲动的时候,不妨找个安静的地方静下心来对原来的创意重新进行酝酿、梳理和完善。
六、培育能激发创意火花的快乐氛围
组织或创新团队需要这样一种氛围——组织内任何层次的成员都能提出自己的创意或想法,而且这种创意或想法哪怕有一点点价值,都能得到组织或团队在资金、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促进这些创意或想法转化为现实。工作场所是创意的重要来源,如果能有效降低工作的严肃性,把工作变成一种游戏,使得每一个工作的人能够在幽默、轻松的氛围里完成自己的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将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创新能力。
综观世界级创新组织,它们之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创意的火花,持续创新,关键在于有一个能够激发创意火花的快乐氛围。培育激发创意火花快乐氛围的要点如下:
实行创新民主制。公司(组织)或创新团队建立了“创新民主制”,这种制度能够确保无论是组织内部或组织外部的人员都能产生新思维、新创意、新想法,这些创意或想法都能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得到公司的全力支持。
有支持创新的管理流程。公司(组织)或创新团队的管理系统或管理流程崇尚思想自由,奉行自由创新理念,能够随时激发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者保持创新激情,产生好的创意。组织管理者始终认为自己组织内部的普通员工与管理者一道,同样能够产生好的创意,并随时支持他们产生的各种创意,各级员工也乐意创新。
有创新专项资金。公司(组织)或创新团队设立了创新专项资金,专门支持公司内部的创新活动。组织内部员工或创新团队一旦提出了新的创意或想法,能够很容易地获得创新专项资金的全额支持,高层领导者从行动或语言方面也会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更能够容忍失败。
持续吸收新鲜血液。在过去的一年里,会不断雇用富有创造力、有专门技能的员工加入到自己的组织或创新团队中来。新鲜血液的不断加入保证了组织的创新活力永不褪色,而且还有许多新的成员迫不及待地等待加入创新团队或创新组织,创新团队成果卓越,能力超强。
经常举办创新活动。公司(组织)或创新团队经常举办各种类型、形式多样的创新经验交流讨论活动,为成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提供创新平台,促进成员分享创新心得、共享新技术、新知识,培育协同创新能力,碰撞创意火花,有效提升创新思维综合能力。
有专门的创意交流平台。组织或团队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借助飞信、微信、QQ等网络交流平台,创新参与者或团队成员能够在线进行创意思想的交流讨论,及时收集各种创意信息,捕捉创意火花,推动组织持续产生好的、有价值的创意。
家用电器全球领导者之一惠而浦公司为了打造快乐的创新氛围,在全球和区域公司任命“创新副总裁”,成立具有交叉功能的“创新团队”,引入专业的“创新培训”,设置“创新咨询顾问”,成立“创新委员会”,定期举办“创新交流会”,创办“创新E空间”。快乐氛围充分激发了惠而浦员工的创意火花,公司在产品和商业模式上持续取得重大突破,创新产品收入成为公司年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软的“内部电子邮件系统”为员工进行创新交流、激发员工创意提供了广阔的施展平台。华为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与其让人着迷的创新氛围密不可分。因此,培育激发创意火花的快乐氛围,是公司(组织)或创新团队维持创新活力的良方妙药。■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汤姆·凯利/著,李煜华谢荣华/译.创新的艺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高志坚.赢局:世界500强管理奇招.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