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财务 财务咨询 文章
制造业企业“非标”报告占比大

中国证监会对2016年上市公司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情况进行分析,其结论显示,高风险公司“非标”报告占比较大。盈利状况不佳、亟需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更大的动机,采用激进的会计政策甚至通过舞弊来提高盈利水平,实现盈余管理目的或满足投资者的预期,从而使这些公司被出具“非标”报告。
    报告显示,在3050份审计报告中,“非标”报告106份,占比为3.5%。“非标”报告公司的行业特征较为明显。从行业分布来看,在被出具“非标”报告的106家上市公司中,制造业70家,占66%;批发和零售业6家,占5.7%;其余公司分布在建筑业、采矿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按上市板块来看,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数量分别为77家、19家和10家,占比分别为72.6%、17.9%和
9.5%。
        值得注意的是,国资企业比重较高的行业“非标”报告数量较低,例如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当年度均未出现“非标”报告。
    此外,“非标”报告数量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总体趋势相同。该年度,按审计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前7位的会计师事务所共审计1811家上市公司,其总体市场份额为59.4%;这7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非标报告数量为62份,占非标报告总数的58.5%,与其市场份额基本一致。
    在审计意见具体内容方面,导致“非标”报告审计意见的主要事项,包括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诉讼事项和立案稽查结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重要交易或重要财务报表项目无法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等。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373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