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思路:分析当前企业的薪酬问题,包括薪酬制度、程序和计算规则方面根本性的问题点,在对总体薪酬结合公司业绩增长点和财务中心算出一个调整比例,经公司领导批准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薪酬体系的变革。总体实施的计划如下:
⑴ 薪酬体系小组;
⑵ 薪酬管理体系分阶段的计划;
⑶ 薪酬调查和评估;
⑷ 薪酬结构要素评估和编制;
⑸ 岗位评估与岗位序列、岗位层级评估和定位;
⑹ 薪酬等级、级差、薪酬标准;
⑺ 薪酬结构各要素计算规则编制及测算;
⑻ 薪酬制度、程序、规则初步定案、呈批和试行;
⑼ 薪酬管理体系完善和改进。
根根上述计划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组建薪酬管理体系小组,并给予明确分工。
② 编制总体推进计划时间表。
① 展开外部薪酬调查计划和内部薪酬评估。
——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本年度社会保险基数;
——本地区当年CPI指数、物价水平、市民平均生活水平;
——本行业员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地区制造业员工平均工资水平、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水平;
——公司内部各岗位薪酬水平评估;
——对公司2011年至2013年的薪酬调整比例、调整基数、调整总额进行分类计算评估。
——编制薪酬调查和评估报告。
② 薪酬结构分析和调整。
——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主要薪酬组成结构:
总薪酬=基本(岗位)工资+技能评估工资+绩效工资
——销售类岗位主要薪酬组成结构:
总薪酬=基本(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业绩提成
——一般非管理岗计时员工工资结构:
总薪酬=基本(岗位)工资+效率工资+加班工资
——计件类员工工资结构:
总薪酬=基本(岗位)工资+品质效率工资+计件工资
③ 薪酬各岗位评估、层级分类、进行职门、职系、职组评估。
④ 评估制定各岗位的最高薪酬和最低薪酬水平。
⑤ 薪酬的级数与级差。
——在确定员工薪酬的最高和最低数额后,根据岗位评估后的分类确定各职务序列的薪酬等级;
——在同一类职务序列中设定出按升降次序的级数,即职务薪酬的级数;
——在职务序列中的薪酬的上下额度之间(各级数之间)的差额规则测定,即定级差;
⑥ 确定薪酬的等级标准。
——同岗同薪标准;(适用于非管理职计时工资员工)
——宽带薪酬标准。(适用于管理岗位序列和技术岗位序列)
⑦ 编制各序列岗位的薪酬基本标准。
⑧ 编制薪酬结构各构成要素的计算规则: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计算方法和规则;
——技能工资评估方法和计算规则;
——绩效工资计算规则;(具体结合绩效管理及考核管理制度之相应计算办法)
——加班工资计算方法和规则;
——全勤奖金计算方法和规则;
——特殊岗位津贴管理办法;
⑨ 编制薪酬支付管理办法。
⑩ 薪酬各要素计算规则的测算和分析。(取两个年度各半年的数据)
⑪ 编制薪酬主体管理制度、程序、各项薪酬要素计算规则的评审和修改。
⑫ 薪酬制度、计算规则呈批试行。(3个月至6个月)
⑬ 薪酬管理体系的完善、检讨和改进工作,每年度进行一次。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