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我们这就有这么一个类似的角色。可以借机胡喷几句——
这个角色,只有公司本身产品线规模和复杂程度到了一定量级之后才是有意义的,小公司和创业公司可以忽略。其意义在于贯穿所有的产品线,凌驾于各分支产品的产品经理视角之上,以一个更有效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和分析数据,梳理出对于整体产品策略更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的各种信息。
举例,假设你们公司有了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有总计10条产品线(例如某些栏目板块是一个产品,某项特定功能又是一个产品),每条产品线都有对应的自己的PM,这样逻辑上每个PM都要看自己产品的数据,也都要对于产品的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和出报告。但出于各种原因,每个PM都要对于自己的所负责的产品去争取资源,都不希望自己的产品在内部PK中处于弱势,于是他们所看到的数据和所提供的报告,多少会有某些主观局限性。
于是,你也许就需要这样一个角色存在:他可以以用户的视角去完成梳理和呈现出一条用户在站点上的各种行为和各种转化路径,借此:1)找到一些产出率最高的路径并给予强化;2)缩短一些关键路径的长度;3)砍掉关键路径上对于用户价值有限的一些节点;4)找出最需要提升转化的关键节点并优化算法等方式进行提升;5)以数据的立场反向给各产品线PM提出需求和优化建议。
所以,这大体就是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了。
更更何况,术业有专攻,在某些关键的算法上,一般的PM和一个在数据领域耕耘多年的PM之间差异是巨大的。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