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原来是完成欲在作祟。大家不妨都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过一会回个头来看,是否脑子里想要把那一笔补上的念头,怎么也赶不走。
这是因为你处于未完成的心态,想要所做之事有始有终。以求心理上得到满足。
事实上,也有心理学家做过专门的实验。那就让小编来给你讲一讲。
实验者是一位叫孜克里克的心理学家,他给12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的作业,在孩子们完成一部分后,中途宣布了暂停。过了一小时后,经过询问,得知其中110位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
对此,孜克里克的结论是,人们对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了满足。而未完成的工作在脑海里萦绕不已,而这也被称为孜克里克效应。
一个拥有正常完成欲的人,往往能够使孜克里克效应发挥积极作用,不会轻易讲放弃。做事有始有终。但凡事都有极端。
小编下面说说有着过度完成欲或者是缺乏完成欲是什么样的?
拥有过度完成欲的人,大多都是完美型性格。因为过分追求完美,所以极易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产生恐慌心理,继而导致效率下降,无法很好的完成任务。更严重地可能会影响自身健康水平。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你就要学会让自己接受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完美无缺的,无论是事还是人,都无法达到真正的完美。只有接受了现实,才能去改变。试着做到见好就收,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乐趣。
比如,有些人不管条件如何、准备如何,就想一下子干到底。但往往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意外因素被牵绊住。这样看来事先考虑好各种因素十分必要,但是也没必要过度苛责。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好了。
同时可以适当享受过程,而非只注重结果。
而缺乏完成欲的人呢?也就很少会产生孜克里克效应了。
典型的就是懒惰病,无论做什么事,学习也好、工作也罢,总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这对自身心理发展、自己能力提高都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类人就要慢慢的培养自己的完成欲,从小事作手。读完一本书、做个大扫除等等,强迫自己完成自己角色范围内的事,达到即成目标。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完成欲,得来孜克里克效应。适当的调节自己的完成欲,既要避免懒惰病,又要克服过度的完美主义,这样才能发挥孜克里克效应在我们角色扮演中的积极作用。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