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试时间不够的项目,就比较适合做敏捷测试吗?
这句话说对了一半。应该是适合,但敏捷测试本身对整个项目成员来说,是有要求的。这里说测试时间不够,指的是功能测试的时间不够。那就需要测试提前介入,而不只是在开发将功能都做好才开始测试,测试从单元测试开始,后面的接口测试,集成测试都需要去做。所以首先这里对测试的代码能力是有要求的。
敏捷测试,要求整个项目组配合密切,因为时间不够,所以沟通等都是高效的。
2,很多项目中,之所以测试时间不够,是因为需求在不断的变化。
这时候,并不是客户要求需求怎么变化就怎么变化,还需要1)技术能达到2)与当前系统相对融合,这时候要考虑很全面,一个需求要牵扯到哪些现有的需求点等。测试不能仅仅在产品确认后,才开始写测试用例,而应该在需求评审时就密切参与,对需求进行”测试“。
3,测试方案和测试策略是什么?
这并不是必须的,可加入到测试用例中。
4,如何写测试用例
在最开始最好把需求点全部列出来,在时间非常紧张的时候,可以用需求点代替测试用例。当然,有些更细的,需要写测试用例时再补充,比如,边界值等
测试用例的评审看项目组的时间,如果时间非常紧张可以把自己的测试用例发给开发,比如发送邮件。
5,测试要有自己的原则
比如,准入原则,开发交付测试的基准是什么,在开始测试时,发现的bug提交给开发时,他们会觉得,你这些先别看。。之类要与开发沟通好,避免造成双方的工作冲突。测试人员的角色是什么,测试的责任是什么,----测试是开发的帮手。是合作的关系。
当开发交付的功能,没有可测性,功能流程走不通,应停止测试,让开发重新检查。这里针对功能测试,单元测试,接口测试同理。即冒烟测试。
如果测试可以提前介入,参与到单元测试,是在帮助开发做自测。跟后面的找bug,稍微有差异。
6,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要在上线前1天发出来,发给当前项目成员,产品经理来做验收。项目经理对当前bug 的状态,评估当前版本是否符合上线标准。符合的话再提交上线流程申请。
也有是在上线完后,再写测试报告。
7,敏捷测试的概念
敏锐高效的根据需求变更,制定有效的测试策略,提交
通常说的回归测试是UI的自动化测试。是这样?
回归测试,需要有相对的回归测试用例。
8,关于模板
比如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直接用公司的模板,如果没有的话可参考提供的模板。
9,流程的应用
我们了解了测试的理想状态下的流程,那么实际中如何使用呢?将这套标准版的流程在实际中使用,显然不是一句话的事儿。最最重要的是看当前项目的实际情况,参考标准的流程,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的工作(测试)流程。(举例,进入一个新项目,项目没有流程可言,这个流程就自己来定义,当然要符合当前公司的要求)
任何标准都是一步步形成的。
测试不是只学理论,不是只去实践,而是两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将理论落地。等下次再用到时可以直接上手,而不是照着文档操作。
10,bug的处理
一部分bug,不严重,易修复,可以与开发当面沟通,开发可以当下解决,提交给测试复测(这个期限最长不超过24小时),复测通过。为了防止忘记,可先记录到word中或手写下来。
一部分bug,比较严重,直接记录到bug库中(jira、禅道、QC等),按照bug处理流程进行。
11,测试的角色
测试不能只是执行,只反映问题,而不去考虑后续。比如一个bug,测试环境有,开发环境没有,去深究下,到底是哪里的问题。
12,关于管理
并非只有担任测试负责人,才算是管理。管理也包括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工作。如何改进测试方法,让自己的工作更加方便,更加顺利。
13,测试要做哪些事情(这个后续做总结)
测试在不同的阶段都做哪些事情。。
14,测试写的东西害怕别人看?
工作中会写测试用例、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等,这些不用藏着,要分享出来。测试一定要写出来给大家看,工作中有想法,也要及时的表达。如果你不说,我会以为我所说的就是好的,没有问题的。(尤其针对需求,产品经理不可能全方位360都想到)
15,敏捷与非敏捷的区别
区别主要是迭代的时间。敏捷测迭代的很快。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