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本身是一个半开放的群体,通常会由于某一个维度,把不同的人聚集在一个群里,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于是在社群里面,就某一系列话题,社群中的成员可能会有一些讨论。但是“讨论”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觉的词,就是社群成员很多时候会以为,这种“讨论”,是在学习,“讨论”一圈下来,很有收获的样子。
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两个人没有就某个话题有过前置命题的对齐性信息交换,那一场“讨论”,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很多文章前,会先对主题词梳理一个定义。
现在社群里很多时候的“沟通”,其实只是“沟”而不“通”。就是双方其实并没有对接上一些基础的概念和逻辑的边界,当然每个人的态度和修养不同,这都会让一个社群的“讨论”更加困难。
但是这样的行为,在浅层指标上,是让人很有成就感的,就是你会感觉,“哇我们社群好活跃……我们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我把这样的“讨论”统称为信息输入,也就是你光看聊天框就会有很多信息。
信息输入是浅层活跃社群的特征,但是深层活跃社群,是要有行动输出的。
所谓行动输出就是,你在这个社群里面,因为社群给你的启发,你开始真正地做了一些事情了。比如成长会的社群小组,小组成员会在里面做很多事情,比如练英语朗读、口译练习、机器学习、编程实践。
我认为,一个深层活跃的社群,除了表面的热闹风光,在聊天窗口没有打开的时候,这个社群里的人,仍然在因为这个社群,做着许多许多事情。也就是,深层活跃的社群,其深之处在于,从线上渗透到了线下行动,渗透到了每天的生活。
如果一个社群,其成员只是在线的时候,在群里吹吹牛皮扯扯淡,打打嘴炮骂骂娘,发发鸡汤装装逼,那这个社群是不能持久的。因为现在的社群越来越多,信息通货膨胀,充斥于我们的时间线。所以生产信息其实没有什么价值,生产行动才有价值。动嘴容易动手难,而那些难的东西,往往才是硬通货。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