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互联网 互联网运营 文章
从战略管理与战术管理两方面浅析产品管理

产品管理从大的维度可以分为两种:产品战略管理和产品战术管理。

产品战略管理

何为战略管理?产品用户建模、产品定位、产品路线图是三块主要内容。

任何一个产品肯定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我们称之为目标用户。每一个产品在还未有具体的产品方案之前,就需要对目标用户建模分析,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用户的心理模型、确定产品的定位。我们需要收集足够多的目标用户的信息,并把用户进行分类,提取每一个类型中用户的关键特点,当不同类型的用户被足够多的特点标记之后,我们也就完成了我们的用户画像,而这些个用户画像既是我们理想中的典型用户,他应该是所有真实用户的抽象总和(当然这些用户画像在我们后续的工作中也会得到调整、优化以更契合我们的真实用户)。

用户画像是我们后续对产品进行管理的核心要素,也是解决冲突的根本依据。在完成用户画像的同时,我们对我们的产品定位也逐渐清晰,我们能够清楚的知道我们的产品是为了满足目标用户的某些需求或者是为了帮目标用户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而产品定位也是我们整个产品团队长期优化调整的方向,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而在有了用户画像,有了产品定位之后,我们需要把目标分解,按阶段的实现目标,并在特点的时间给目标用户提供特定的产品功能,这也就形成了我们的产品路线图。如果有幸,你能从零就加入团队那么恭喜你,这些阶段你都是有经历的。但可悲的是,而在实际工作中,以上的几步很大部分的产品经历都很难去经历,因为这些事情很大程度上是老板或者领导做完的。不过不管是有幸还是不幸,这部分工作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是一定需要去熟悉、琢磨的,只有充分的揣摩、研究上述三块的工作内容,你才可能清楚的明白产品在未来会是怎么样的,你在遇到冲突是才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战术管理

在完成了战略管理之后,你才能进入到战术管理,把分解的目标一个一个的完成。而战术管理主要有5个方面的内容:范围管理(需求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干系人管理、 文档管理。

范围管理

用户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但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对用户提出的需求进行管理,能够弄明白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是应该优先做的,而还有些是要提前创造条件去做的。而在这些无限多的冲突中,做出选择的最根本的依据就是我们在战略管理中完成的用户画像。我们比用户更了解他自己,我们知道他所有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

进度管理

在有了明确的产品范围之后,我们就需要对进度进行管理,我们要给领导一个明确的里程碑节点,以使得产品能够符合公司整体的战略目标。而对于进度的管理需要我们对所有的工作内容了然与胸,我们需要知道开发一个用户登录的功能需要多少工时,也需要知道一个商品展示页面会牵扯到后台多少个系统模块,更需要了解团队中每一个人员执行能力的强弱。只有对这些内容有全面的研究之后,作为产品经理的你才能做出一份合理的进度计划。

质量管理

质量毋庸置疑是每一个产品完成度的最高指标,而质量管理也是贯穿整个产品的开发周期的,如果在一开始选择实现方案的时候就不能保证方案的正确性,那最后做出的产品可想而知质量也是不会有保证的。而在执行过程中,产品经理最难取舍的就是在质量和进度之间平衡,你要功能更完善点,可以,多给技术点时间;你要交互做的再流畅炫酷点,可以,多给开发点时间;你想上线后bug少点,可以,多个测试点时间我们可以做单元测试、功能测试、回归测试等等。

当你的要求高那么一点点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遇到团队成员的反对,在遇到此种情况时,你需要记住一个公式

  • 产品初期:核心功能>上线时间>一般功能>交互/视觉 ;
  • 产品成熟期:核心功能>一般功能>上线时间>次要功能>交互/视觉;
  • 产品衰退期:核心功能>一般功能>交互/视觉>上线时间。

干系人管理

干系人管理往往是产品经理容易忽略的,干系人包括团队成员和其它所有与产品有关的人员(领导、用户等),而如何管理干系人可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485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