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分拆上市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已成为许多企业高速扩张的重要手段。随着青鸟天桥和同仁堂分别于2000年7月和10月从中国大陆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率先分拆青鸟环宇和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分拆上市也逐渐成为中国大陆资本市场新的投资“热点”。
剖析分拆上市
分拆是指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最终出现两家独立的、股权结构相同的公司。分拆出来的子公司上市与一般公司上市在具体操作上其实并无差异,只要原有股东决议同意,并符合上市地的标准,即可以按程序申请上市。
广义的分拆上市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将某一业务单位或子公司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公开招股上市。中国大陆不少企业集团都是通过分拆,优先将子公司或业务单位实现上市;狭义的分拆上市则仅指已上市公司分拆其部分业务另行上市。眼下为中国大陆资本市场所热衷的正是狭义上的分拆上市,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分拆上市的战略意义
中国大陆上市公司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分拆上市?分拆上市的魅力究竟何在呢?下面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进行概要分析。
对融资渠道的拓宽功能。分拆上市的诱人之处,首先在于其对融资渠道的拓宽功能。由于分拆上市具有“一种资产、两次使用”的效果,因而被许多上市公司用于再融资的工具,这对融资渠道单一的中国大陆上市公司来说尤为吸引。
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分拆上市后,证券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将使母公司迅速获得超额资本利得和投资收益,带来业绩突变,使公司价值增值。这正是1999年-2000年许多公司热衷于网络投资的主要动力,它们都憧憬通过分拆网络公司上市,取得资本利得改写上市公司的业绩。
而对公司原有股东来说,由于可能免费获得分拆上市子公司的股份,或对股份享有优先认购权,这样他们可以通过股份流通机制变现股份,获取高额回报。而且,母公司还可能将分拆上市所得到的特殊盈利以股息方式送给股东。另外,分拆也可望推动母公司股价上升,从而使股东获得更大回报。
使核心业务和投资概念更显清晰。当公司业务愈来愈广泛时,往往会存在盈利水平及前景高于企业平均水平的战略业务单位,使其潜在价值不能被市场所充分体现。业务清晰的公司则容易被市场认同。这就是为什么综合性公司市盈率通常会低于专业性公司的重要原因。
因此,上市公司通常借助分拆上市来突出优质业务单位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吸引投资者。90年代中期,长江实业把旗下发展中国业务的长江基建分拆上市就是考虑到,当时投资者习惯把长江实业视为地产股,如果继续把中国基建业务置於集团旗下,将会忽略这一业务的发展潜力。
实现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和发展。分拆上市在使公司的业务更显清晰的同时,也为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上实控股是香港证券市场的一家综合性企业,为积极拓展中药业务,1999年12月成功将旗下2家关系企业─上海家化、杭州青春宝分拆,组建上海实业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首批上市,成为专注于中医药现代化与研发、生产、销售的专业中医药公司。
创造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联动效应。在资本市场分拆上市及其配套的推介路演活动容易引起公众和传媒的极大关注,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许多跨国公司往往通过分拆其国内业务到海外上市或将其在当地控制的业务就地分拆上市,加深海外市场对其业务和产品的了解与认同,迅速建立品牌效应。
上实医药科技在香港分拆上市后,大大提高了正大青春宝及上海家化的知名度,使其系列产品在香港深入民心,树立了很好的品牌价值,为这两家企业在香港开拓产品市场、寻求合作机会打开了窗口。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