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企业管理 文章
找回决策状态

    "不爽"来自徐少春的危机意识。自金蝶把业务从财务软件转型成ERP之后,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在人员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相应增加。同时,金蝶的"数字神经系统"显示,2001年公司10%强的客户创造了80%的营业收入,但余下的大部分客户却只贡献了20%的收入,这种现象引人深思。另外,金蝶自1999年之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利润也不尽人意。徐少春知道,一定是企业发展出现了问题,但是问题的症结何在?企业下一步如何走?如何才能超越竞争对手?

    "不爽"的感觉真糟糕。用徐自己的话说,就是"精神萎靡不振,说话办事态度模棱两可,不痛不痒",常以"你看着办吧"来敷衍问题。而以往,徐少春会说"就这样办吧",即使有时不直接命令,但至少会给出参考意见。说话做事都雷厉风行的徐少春,"变得越来越不是自己了"。

    让徐少春高兴的是,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终于找回了感觉。在他的主要决策下,2003年初,金蝶正式出台了以"产品领先,伙伴之上"为核心的EAS战略,专注于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并且把服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合作伙伴来做。

    事实上,徐少春在金蝶10年的发展历程中做出了不少重大决策,涉及到资本、技术和战略等诸多层面。回顾起来,他认为这些重大决策都基本正确。这从一个层面反映了自己个性特点、个人决策方法与企业决策机制之间的良好协调,以及信息系统工具在自己决策中的有效作用。

反复决策:想说转变不容易

    金蝶的EAS(企业应用套件)战略转移,是该公司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变革。对专注产品还是产品服务一起抓的反复决策,体现了徐少春在决策问题上敢于否定自我、力求创新的特点。

    和国内大多ERP软件企业一样,金蝶在强势介入ERP之后,也将业务链进行延伸,将ERP的咨询实施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竞争武器,并在1999年前后大量引进人才,希望能够尽快做大做强。但数据分析的结果是,金蝶服务收入及所占营收比例和国外厂家相比,还是有很大一段差距,该公司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这些问题让徐少春越来越找不到决策的状态了。

    为尽快走出这种"没有状态"的状态,徐少春在工作之余参加EMBA项目的学习。"主要目的是想走出过去两三年的迷茫状态,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把头绪理顺。"读书是徐少春思考的另一种方式。为了找到答案,他在几个月时间里有意识地读了很多书,比如《软件公司成功的秘密》、《竞争优势》等,了解国外企业,尤其是IT行业的成功企业,分析他们成功的模式。这些为他开拓思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与此同时,他把外围的专家和朋友,从业务层面扩展到战略层面,并有意和其他行业的总经理接触,和业界朋友包括麦肯锡公司座谈,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金蝶如何发展的"真经"。另外,徐少春分析外部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尤其是IDC关于行业分析的资料,并多次组织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研讨。

    除此之外,徐少春更加频繁地拜访客户,几乎每周都会接触一个客户,电话联络更是常事。通过拜访,他可以第一手了解客户对金蝶产品的满意度,并虚心听取客户对金蝶产品、服务乃至未来发展战略的建议。在和客户探讨的过程中,还能了解到对方的业务模式和供应链,分析该行业中成功的业务模式和做法。这些对金蝶是很好的启发。

    通过这些途径,徐少春更多地了解到其他公司、其他行业的产业生态链结构。整个2002年是他思考徘徊、学习取经并痛下决心的一年。

    在徐少春看来,经营手法和管理模式只能影响局部的效果,只有新的商业模式才能持久胜出,并将竞争对手甩开,实现公司所制定的"2005年,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软件产业领导厂商,成为中国企业应用软件市场第一名;到2010年,跻身世界应用软件十强"的宏大目标。而新的商业模式在哪里?通过长期的思考和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分析,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形成-专注产品,并与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增值服务市场。

    金蝶于2003年3月正式对外宣布这个EAS战略。具体地说,就是企业将以产品作为核心竞争优势,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要绝对领先,成为国际一流的产品;并与伙伴一道加快服务产品的开发,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系统和贴身的服务;从而逐步由"产品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转变为"产品开发商"。这样的战略将引导金蝶打造一个崭新的"软件产业生态链"。

    徐少春认为,自己做决策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就是喜欢往前看,看得比别人更远。同时,他喜欢否定过去。"一个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是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前提上。这种假设就是对过去的一种反映。"

    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在墙上的一副画,上面画了一个烟斗,下面写着:"这不是烟斗。"按照常规的思维,人们理所当然地将烟斗状冒烟的东西当作烟斗,这其实是受了过去认知的影响。跳出过去的条条框框做决策,这是一个领导需要具备的素质。

    转型最难,且意味着风险。但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获得的回报就越高。问题的核心,是有没有措施来控制风险。徐少春知道,金蝶战略转型的最大风险来自客户。习惯了和金蝶打交道的客户,如今在项目中要同时面对其他服务公司,客户对合作伙伴的服务质量多少会心存疑虑。如果金蝶不能很好和伙伴配合,共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将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

    "在做这个决策时,我们已经预测到潜在的风险,并在执行决策时采取应急方法保证风险是可控的。"徐少春介绍,金蝶目前提倡"双客户方式",在新的服务模式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面对最终用户,要一如既往地提供服务,选择软件商实施还是第三方实施,用户具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在新模式建立之后,面对合作伙伴这个"新"的客户,金蝶将通过提供优秀的软件产品,以及围绕产品增值的技术支持、培训服务等,建立以自身品牌管理软件为应用环境的战略联盟。金蝶扮演软件技术和实施平台的能力输出的角色,合作伙伴扮演管理咨询和实施的角色,为适合这种服务方式的最终用户提供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必须保证金蝶的产品有跨越式的进步,这是ERP厂家安身立命的基础。

    战略转型的实施迄今刚过半年,可量化的业绩效果还有待时日,但有意合作的公司不断增加。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有202家咨询公司表达了合作意向,其中10多家正式签定了合作关系协议。大的战略转型,其效果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检验。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163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0 人收藏了这篇文章
腾讯云数据库性能卓越稳定可靠,为您解决数据库运维难题
广告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