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贸易的促成者,环球资源进入中国大陆已经有30年历史。这30年来,它不仅见证了中国企业成长的风风雨雨,还亲自参与其中,推动了某些管理实践的发展。
在2006年“十大管理实践”论坛上,作为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领头羊的北大纵横咨询管理公司创始人王璞,就曾在演讲中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驾马车”思想,即“战略、文化、人本”。《世界经理人》杂志推出年度十大管理实践已有八年,纵观历年评选结果,那些优秀的企业,无不是在这些实践上有所作为,环球资源本身也不例外。
本专题将为你讲述40年来环球资源如何在创始人Merle Hinrichs的坚强领导下,不断超越自己,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并在公司内部营造多元开放的公司文化,用一系列制度保证每一任CEO都能带领公司勇往直前。
环球资源40周年精粹
一些人梦想着把自己的产品装满一艘又一艘集装箱船,另一些人则从事产品的设计研发。一些人在工厂中辛勤劳动、制造产品,另一些人则梦想着购买这些产品。从概念到生产到终端消费者,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远见卓识和专业化的分工。1971 年的日本东京,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黑斯廷斯的MERLE HINRICHS开始朝着一个宏伟的愿景奋勇直前,那就是:连通供应链各个环节。
他创立的公司―最初为亚洲资源,后更名为环球资源―不断适应新的全球贸易及消费模式,与时俱进、蓬勃发展的故事,与亚洲各国放眼国门之外、开拓市场、创造商机的历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今,环球资源已成为一家领先的商对商 (B2B) 媒体公司,同时也是全球商品贸易的主要促进者,帮助超过 967,000名活跃买家从情况复杂的海外市场采购商品,也使得供应商能够将产品销往240余个国家或地区。通过14个网上交易市场、13份月刊及16本电子杂志、80余种采购资讯报告和20个专业商展,每年有450万种产品和26.2 万家供应商的信息得以展示在买家面前。截至2010 年,环球资源已拥有员工3,000 多名,在 60多个城市设有办事机构。这些辉煌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正如 ARIE DE GEUS在其著作 A LIVING COMPANY 中所说:“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可能是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学习是明日的资本,而学习本身的意义就是准备接受持续不断的改变。DE GEUS发现了企业百年长青的四大关键:百年企业可以快速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类公司拥有特别的信仰,并对自身抱有强烈的认同感;常青的企业充满好奇心,并且对学习持开放态度;这些企业在财务上采取比较保守的策略。
这些特征在环球资源40年的历程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意志坚定的创始人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说过:“你所见到的每一个成功企业背后,都曾有人做了一个勇敢的决策。” 有时候,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不是最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而是几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创始人的管理理念。纵观国内外,那些能得到长久发展的公司,都有一个远见卓识,并敢于坚持理想的创始人或领导者。如沃尔玛的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华为的任正非、海尔的张瑞敏等。
环球资源创始人Merle Hinrichs初入职场就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哲学:高质量的产品能赢得更多的客户。不管是在The Importer工作期间,还是创办环球资源的艰难时期,他都努力实践这一哲学。
创业哲学
1965年,23 岁的Merle Hinrichs一手提着手提箱,一手拿着雷鸟国际管理学院(Thunderbird School of Global Management)的文凭,口袋里装着 25 美元,来到了日本东京。他将在一家名为东亚出版公司(East Asian Publishing Company)的媒体公司担任香港销售管理职位。在东京,Merle见到了他工作生涯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老板―The Importer的主编Ray Woodside。Merle回忆说:“抵达东京见到 Ray 的三个星期后,我飞到了香港。在香港的一家浴室里,装着我全部家当的手提箱被窃。我的事业就是这样开始的―干净整洁,但身无分文。”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