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论坛类产品的主要不足,在于过分臃肿,尤其是在移动时代,使用起来让人觉得麻烦、复杂
回忆起来,我在PC时代互联网的一半以上的时光,几乎都花在论坛上了,然而在手机上,我几乎没有在什么论坛类产品上花过时间,我可以随手列出十个数PC论坛,却几乎说不出几个手机上的论坛;身边的人大抵也反馈如此,一些年轻的朋友们,甚至只知贴吧,不知论坛。
有阵子,论坛这一PC时代最受欢迎也是最主要的社区产品形态,为什么在移动时代几乎销声匿迹,是我主要思考的问题,对此,我有如下看法:
1,内容获取效率低
在我看来,论坛主要有三个功能:内容、互动、社交,获取内容又是最核心的功能,这也是论坛的主要用户来源,但论坛的产品结构对此并不友好,通常一个新用户来到论坛,需要选择板块进入,从板块首页按时间序浏览帖子列表并筛选(或者使用标签、精华或者搜索等高级功能),进去之后你还会发现还有很多内容散落在不同的楼层需要你去筛选,无论是帖子列表还是话题内的讨论,通常还夹杂着水帖、水楼,并且以后每次都需如此;相比之下,门户网站直接把优质内容放在首页并分门别类(当然现在大部分论坛也都有首页了),又比如微博你只会看到你感兴趣的人的『帖子』,又比如知乎按照赞同数优先显示高票回答,都比论坛要高效太多。
2,内容生产成本高
这点很好理解,在论坛里发帖通常要面对多个流程和一些高级操作(例如图片附件、排版等),相比于一些替代产品,发帖的复杂程度,差不多就像写博客和发微博的差别。
3,互动差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很多论坛建的群,远比论坛本身活跃得多,原因之一就是群的互动性比论坛强太多了,在论坛里互动,首先,实时性差,你不见的能第一时间知道对方回复了,你得刷,刷完之后通过看帖子的排序变化或者回复数的变化判断是否有新回复(当然,也有论坛支持动态反馈提醒,然而并没有太多软用);其次,刷完之后,你还得进去爬楼——通常帖子打开默认显示是第一页也就是最旧的那一页而非最新的(有的论坛从回复点进去会直达楼层,有的论坛默认显示最新页,然而也没有什么软用);最后,当你想要回复的时候,在有的论坛你会面临三个选择:1,发表回复,直接加盖新楼;2,回复某一楼层,你会引用对方的回复,也就是是楼中楼;有的论坛更为复杂,因为回复也是有标题的,楼中楼也是分两楼和无限楼的......唉,我都不忍心说下去了。
4,社交不足
如果你对论坛里的某个人感兴趣,你会特别留意他,比如希望他发了帖就提醒你,或者想要和他交流,可是很抱歉,论坛里不支持follow/关注或者好友机制,由于论坛的实时性比较差,所以除非是非常简单的交流,否则你一定受不了论坛自带的私信功能;你点开某个人的头像进入他的个人主页,除了他发过的文章,你对他很难有更多的了解——反正大部分妹子是不会在论坛上的个人空间上传照片的。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很多过去关于论坛产品的思考,论坛这一产品形态极富魅力,它就像变形金刚里的天火,古老而又传奇,尽管有着无数着缺点,但曾经可能现在也依然有着最大规模的用户,更不用说多少产品都是在论坛上的基础上进行演化和改进;而即使是最原始的论坛形态,在某些场景下、或者对于某些特定人群,论坛反而更适用,这里既然是说论坛不足,这个回答就暂且如此,希望能和同样喜爱论坛的朋友们交流讨论。
社区作为资源与内容分享平台和用户交流平台,在体验上有如下主要短板:
1、用户不容易找到他所想要的内容或资源。目前用户需要逐层进入版块(或群组)逐页浏览或者使用站内搜索功能来获取内容和资源,这对于用户来说成本高,效率低。尤其游客如第一时间看不到所需内容,就会流失,流量转化率低。
2、用户间交流时效性差,发出的帖子容易沉没,何时有人回复,无法预知。用户不会有足够耐心等待回复,交流需求不能足够好地满足。
相关问题
-
如何理解产品不足运营补? 3个回答
-
财务人员有什么网站论坛呢? 1个回答
-
有哪些精彩的互联网产品名字? 2个回答
-
产品经理有哪些经常犯的错误? 2个回答
-
互联网产品有哪些常见的用户激励机制? 2个回答
-
刚开始做产品运营需要掌握好哪些工具? 1个回答
-
好的产品运营需要用好哪些工具? 2个回答
-
App 推广有哪些小技巧? 3个回答
-
产品经理哪些话最暴露对编程的无知? 2个回答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