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回答
首先有个问题:题主所说的“对于我们这样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指哪类互联网创业公司?
偏重于产品还是偏重于运营?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我也只能一概而论地回答了。
1.找什么人?
为产品寻找阶段性目标用户。很多人认为,选择目标用户应该是整个团队或项目的最优先级。其实这里的找什么人,一定意义上应该说是阶段性的目标用户。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早期的增长策略可以将整个产品的目标用户切分成几个用户群,通过重重过滤选择出一个相对容易的群体进行增长试验。将获取成本较高的用户群向后排,通过制定相应的产品迭代计划来满足更多的阶段目标用户群体。在考量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的相对主流文化和其对应的渠道简单的算出一个获取用户的成本,选择一个获取成本较低的用户群体。出击,就是他!
2.去哪找?
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既然已经想清楚了想要找哪些人,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招子放亮,选择目标用户扎堆的渠道出手。
3.怎么找?
这是大部分运营折戟的一步,我认为关键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分清楚「本质」和「表象」,把所有目标用户都当做和自己一样聪明。宽泛意义上的表象是一句可以传达给用户的话,或者一个词。但我们要最好不把要这个「表象」直接裸露地告诉用户。陌陌官方告诉你它能约p,和你的友人告诉你它能约p完全是两种感觉。所以要记住「表象」不等于你的 slogan ,它只是一个帮助用户理解产品功能并且帮助用户自行传播的方法。运营需要作的,是模拟一个帮助用户了解这个「表象」的场景。这才是从「术」上区分出初级运营和高级运营的东西。
陌陌早期在很多运营去屌丝聚集的体育社区灌水、挖坑细数自己利用神器约p的经历,同时找三线小模特注册,保证屌丝上来能看到活的美女。
没多久,这个「表象」就在整个屌丝圈炸裂般不胫而走了。虽然方法很 low ,但确实有用。
运营的核心:效率,但原文中并没有详述所谓效率的定义,我理解所谓运营的效率,指的应该是能够快速的进行产品更新、处理突发事件、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等。
运营的3大要素:用户、产品和渠道。用户和产品不用多说,所谓的渠道,理解下来应该是联系产品和用户间的通道,举个例子,QQ是产品,我们是用户,联系我们和QQ之间渠道便是互联网,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也不会有QQ今天的庞大用户群,所以渠道建设在运营中所占的地位可见一斑。
运营的内容:运营策划、BD、媒介、活动营销、数据分析和市场监控。通过不断的策划确定产品的前进方向和更新,然后通过BD与渠道方建立良好的沟通,通过各种媒介向用户宣传产品,活动营销自然是用来提升活跃用户,数据分析和市场监控是为下一次策划打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监控中对手产品监控。
运营的3大目标:营收(即赚钱)、增加新用户的数量、提升老用户的活跃度。周鸿祎观点:好的产品要有2个特性:1、在一点上能够打动用户,比如360的免费。2、不断的改进和更新。用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任何互联网产品都离不开服务的属性。
数据:数据分析是运营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要明确的一点是,数据不是万能的,千万盲目迷信数据。拿到数据的不要先记着进行分析,而是要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越是复杂的产品数据越是不准确。而数据分析应避免泛泛而谈,应当找到关键一个或几个数据指标,围绕这个指标做产品的规划。任何产品都很难同时兼顾所有的数据提升,我们要做到是抓住重点。
运营的4大意识:
1、成本和产出:不是有了数据提升便说明产品的更新成功,关键还是要对比下成本。每次完成产品的上线后,做一次成本和产出的对比,以此衡量迭代的效果,作为下次更新的参考。
2、聚焦和细分:不断成长的产品将面临用户群的扩大,而用户的需求则变得越来越多样性,而为了,往往为了照顾不同用户的需求而对产品进行细分,其结果容易带来就是运营力量的不足和成本的增加。所以,在没有足够运营力量的情况下,做好产品的聚焦的重要性要大于细分产品
3、效率和量级:腾讯的盈利和QQ在线人数成正比关系。在平均用户消费这样的关键指标上,腾讯10年没有进步。说明伴随着量级不断的攀升,产品的运营并没有相应的提升。产品运营的效率已经跟不上了。效率是衡量产品经理的真正价值。想起了我一位执行力超强的前辈。
4、前奏和高潮:产品的运营不要希望一击命中用户的真实需求,一个优秀的产品运营面临着是不断的失败和尝试,最终迎来高潮。
相关问题
-
互联网公司的运营该干嘛? 2个回答
-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岗位薪水明显较低? 3个回答
-
创业公司怎么才能吸引到投资人? 24个回答
-
创业公司怎么低成本做网络营销推广? 2个回答
-
初创的互联网公司是否需要法律顾问? 1个回答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