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做模型之前,我们还要收集项目信息,这些信息决定了我们的模型都考虑哪些因素,会呈现哪些内容,也决定了模型中计算公式的复杂程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企业都会缴纳所得税,正常的税率是25%。我们计算所得税的税款=应纳税额x25%就可以了。有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两免三减半”(这是什么意思?),即自获利年度起,前两年免所得税,第三、四、五年的所得税税率减半。这种情况下,在一个单元格里,要判断当前日期是否是获利年度,还要判断是在前两年还是在后三年,我们的公式要怎么写呢?肯定不是上面简单去乘以25%了。(留个坑,你自己先想想,后面建模过程中会讲)。
我们后面要搭建的财务模型用于分析一家新成立的公司的经济可行性。我们先不考虑现成的公司,因为现成的公司存在历史数据,当期财务数据和未来收益预测。而新建项目不考了历史和现有财务数据,相对简单一些。另外新建项目,包括了建设项目,生产产品、销售,基本上涵盖了企业经营和投资的方方面面。学会了这样的一个财务模型,后面再复杂的模型也都可以融会贯通了。
因此,我们需要收集的项目资料,也是基于这个新建企业的项目。下面的问题清单是一个通用模板,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 总投资,按照不同折旧年限分别列出各类资产的投资金额和资金使用时间,包括:土地使用权、其他无形资产、厂房和建筑物等土建项目、设备和安装工程、可抵扣的设备增值税、培训,工具,办公设备等、铺底流动资金;
- 建设期多长时间
- 融资方案和资金投入时间
- 年生产或加工能力和生产运营寿命(多少年的运营期)
- 物料平衡表
- 根据物料平衡表所列,说明各种原材料到厂价格和产成品出厂价格,说明价格是否包括销售税和增值税,以及相应的税率
- 除原材料以外的加工费,包括,但不限于: 各种辅料,添加剂,水电气等能耗的年消耗量和价格(价格说明是否含增值税和相应税率),人工成本(包括工资,奖金,社保,其他福利等全部人工费用)
- 日常维修费用,大修费用和频率,及/或
- 在运营期内的资本性开支的金额和时间
- 其他运营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保险费,排污费,仓储费,租赁等等
- 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或政府补贴
对于上面的问题清单,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暂时先保留,后面写模型的时候都会详细解释到,在此不重复讲了。
上面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如何收集呢?通过尽职调查来收集。如果是我们自己企业内部要设立新公司,那么就需要找企业的相关部门来收集这些数据。如果是对外投资,就让对方的项目发起人来提供或者进行现场考察走访座谈的方式来获得。无论怎么,自己先要搞明白每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意思,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给对方解释清楚,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