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互联网 互联网+ 文章
你所理解的产品的哲学是什么

最近在PMCAFF上答了一些题,汇总给大家。

Q1:你所理解的产品的哲学是什么?

当你把注意力从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转移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不再是对着手机傻笑和愤怒,关注环境、文化和人,感受这个世界的存在。

Q2:怎么能让产品团队的头脑风暴又高效又好玩?

脑爆这件事虽然自由度很高,但还是有一些注意点,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列一下:

1、首先脑爆要有目的和结果输出,这个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2、要有主持人,脑爆开始前介绍此次讨论的主题,在脑爆过程中引导偏离主题的讨论回归。

3、要有记录者,在白板上记录发言人的关键词。

4、没有错误的答案,只有偏离主题的讨论,不要打断发言人,不要否定发言人。

5、发言结束后每个人选择3个自己认同的关键词,然后选出投票率最高的5个选项。

6、会后发邮件给boss,@所有参与者,这是对参与者的尊重。

7、脑爆的结果需要落地,只有当idea变成了PRD、原型图、PSD,这次脑爆才有价值。

Q3:用户成长/积分体系,在产品的哪个阶段加入更合适?

游戏化是有趣,但最终会变成金字塔顶端的用户很爽,塔底的用户没有存在感。

如果你的产品主要依赖于顶端用户,那么就可以这么做。

Q4:iOS在线push是什么意思?

在线push,逻辑写在后端,需要用户联网;

离线push,逻辑写在客户端,不需要用户联网。

举例:您有一条未读消息,立即点击查看。

如果点开确实看到新消息,就是在线push;

如果点开只是启动了App没有消息,那就是离线push。

离线push一般是用户召回用户的常用手段,文案是个脑力活儿。

Q5:看不到数据的产品经理如何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看不到数据就看demo吧,至少能知道分析数据要从哪些维度出发。

数据专家 http://tongji.cnzz.com/

Q6:需求有很多来源,如何判断需求是否可做?

要做的需求有三类:

1、小需求——解决bug和提升体验

这类需求比较零散,不是一个版本能解决,建个需求池,排好优先级,每个版本逐渐优化。

2、大需求——提升关键数据指标

用最小的投入来验证是否对数据有提升,再分几个版本不断完善功能。如果对数据带来了负面作用,早砍早好。

3、亮点需求——给用户惊喜

每隔几个版本来一个亮点需求,既不是基础功能的优化,也不能直接提升关键数据指标,但是会让用户觉得有意思有惊喜,也能激发团队的创新意识。

Q7:"银发市场"(老年人)在未来真的有可行的需求吗?

我给我妈的iPhone5s,我妈用的飞起;

我哥给我妈的扫地机器人,还没开封在墙角吃灰。

老年人最害怕的两个词:笨和老

为什么用iPhone,因为年轻人都在用,是个可以揣兜里带出去跟姐妹们炫耀自己follow潮流。

为什么不用扫地机器人,因为自己又不是老的动不了,为什么要用机器来代替自己。

老年人市场,关键词在于“辅助”而不是“替代”,能辅助他们更好的生活、娱乐,而不是替代他们作为人的价值。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54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