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必须懂哲学很早以前,我就认为经营者应该懂得哲学。
提到哲学,总是给人一种晦涩难懂之感,其实大家不必把哲学想得那么高深。我想强调的是希望大家拥有高水准的人生观。
经营一家企业,为了始终引领企业走向安全与辉煌,急需我们这些企业经营者对所有机会做出判断,做出判断的标准就是判断者的人生观。所以,我强调经营者应该懂哲学,就是希望大家尽量拥有高水准的人生观。
这么说可能令人感觉有些费解,所以我通过和大家交流自己创办京瓷公司的情况,向大家讲述我所倡导的哲学。
我在鹿儿岛出生并长大,从鹿儿岛大学毕业后来到京都,就职于一家陶瓷公司,从事精密陶瓷的研究工作。这是我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我在那家公司干了大约
4年,不幸的是与公司领导意见不合,所以就辞职不干了。以此为契机,我原来的上司和几位友人提出应该创办一家公司,于是我们就创办了新的公司。我的下属们也申请加入。这就是京都陶瓷公司,现在京瓷公司的前身。
创办了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经营的公司,我干劲十足。和我一起创办公司的
7名同伴也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京都陶瓷公司成立了,稻盛和夫研发的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此前不管研究得多么起劲,取得多么辉煌的研究成果,要想使自己的研究成果问世,都要听取公司领导和经营者的意见,结果是时常被驳回,无法顺利推进。可是,现在这个公司是我们自己创办的,不用再看别人脸色行事,可以专心致志地开展研发工作,于是大家热情高涨。
▲伦理观欠缺的企业得不到发展
此后,京瓷相继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二部和第一部上市,一路发展至今。事实上这种发展模式并不多见。中小企业规模大了就会破产的情况极为常见。
之所以破产,是因为缺少约束企业的伦理观。起初公司规模小时,社长的目光能照顾到各个角落,所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员工在几十人到几百人的规模,企业是能够勉强发展的,问题出现在从中小企业向中坚企业发展,组织结构逐渐庞大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领导者缺乏正确的伦理观,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于是有些企业开始停滞不前。
“我们如此拼命工作,为什么公司不见发展壮大呢?”当我们面临这样的困惑时,多数情况下可能是经营者没能和骨干员工及其他员工就约束企业的判断标准达成共识。
未能彻底贯彻判断标准并使判断标准深入员工内心,企业内部就会由此产生混乱,导致企业停滞不前。
▲经营管理体系不健全的企业得不到发展
另外一个原因是经营管理的问题。
前面我谈到,当时我连资产负债表都看不懂。我逐渐明白了经营企业不懂财务是不行的。于是晚上我把财务课长叫过来,向他学习财会方面的知识。可是,我同时还要做研究工作,从头学习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实在是太麻烦、太难了。
当时我问财务课长:“所谓经营,简单地说,就是销售额高、成本低,对不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我们赚的钱,对不对?”财务课长点头称是。我心想:“那就简单了,我不懂财务也没关系。”最大限度地增加销售额,将成本降到最低不就行了吗?
大家可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经营者一定认为销售额增加,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销售额增加,成本可以不增加。总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尽量不消耗材料费之类的成本。这和煞费苦心地创造附加价值是同样的道理。我考虑的是凭借智慧增加销售额,同时减少成本。
智慧的结晶是不需要原料的,无论销售额如何增长,都不花费成本,所以全部能变成利润。增加销售额,压低成本,按照这个思路经营就可以了。为此,不是要把财务工作交给财务人员去做,而是要建立起一套包括生产和营销部门在内,所有部门的核算全部透明的体系。于是我在经营中小企业阶段创建了我称为“阿米巴经营”的模式。
在阿米巴经营模式下,无论企业规模发展到多大,都可以实时看到各部门的详细核算情况。如今,在销售额高达
1万亿日元的企业中,无论多么小的事业部门,在一个月结束后的下一周内,其核算情况都可一目了然。因此,哪个事业部的哪个地方有问题,哪里出现赤字,在短时间内即可知晓。
唯有构建起这样的管理会计体系,才能在事业规模扩大时看到问题所在,否则将会导致巨大的失败。总之,由于企业规模扩大,经营的实际情况变得模糊不清,最终导致企业走向破产的情况屡见不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建立了一套体系,使每一名员工都能与经营者在相同的认识下开展工作。京瓷公司最终实现了规模的扩大。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