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财务 财务会计 文章
财务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财务信息管理是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经营者为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对金融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监督的活动。

  财务信息管理的原则

  财务信息管理的原则为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财务信息管理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财务信息管理应当符合《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统一制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财务信息必须具备两大特点:一是真实可靠;二是及时准确。企业财务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因此,企业财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按规定及时向主管财政机关及有关各方提供财务信息资料,不得借口拖延。

  财务信息管理应根据财务信息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对影响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可能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重要财务信息,应当充分、准确地披露。同时,财务信息管理必须具有方便、快捷、简单、适用等特点,并能满足有关各方的需要,提高财务信息利用效果。

  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信息使用者使用财务信息,都应当依法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财务信息安全,不得非法利用和传播企业财务信息。

  财务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1.转变财政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是主管财政机关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职能的需要,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行政干预转向依法管理的有效途径。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现信息全球化。企业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改造企业固有的、落后的业务流程和财务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优势。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及时转变财务信息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建立灵敏的财务信息反馈机制,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施信息化财务管理,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财务监控和远程会计处理,借助财务管理软件开展基础性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逐步实现财务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规避。通过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和预警机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规避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企业财务通则》吸收和引进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结合我国实际,首次提出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财务预警、财务评价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等财务信息管理方法和手段。

  它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其内涵远远大于会计电算化。它要求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鉴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企业逐步建立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体现了制度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它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信息化管理工具,目前,在我国部分企业已开始实施。为此,《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企业结合实际,逐步创造条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企业要有危机意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及时采取措施,化解财务危机。

  现代企业财务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化,企业价值**化不等于企业利润**化。建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不仅是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也是财政宏观管  理的需要。为此,《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主管财政机关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以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社会贡献。

  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企业自主开展财务活动的保障。针对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不健全的实际情况,《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健全性和实效性进行评估,并对社会公布,以引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204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