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做产品的,只是对产品设计颇有兴趣,所以个人并不代表产品经理的立场;我是技术出身,但不热衷技术,所以也不能代表研发工程师的立场。我所说的可能会比较中立,也可能带有极强的个人偏见,不过我也只是个无知无畏的学生,所以十分乐意接受大家的指正。
PM(产品经理)VSRD(研发工程师)
常听业内人士说起,产品经理(PM)和研发工程师(RD)之间是很喜欢互相掐架的(知乎上的讨论),对个人而言感同身受,因为自己内心的技术小人和产品小人也是常常互相掐架的,感觉更像是一种是思维模式上的互掐。当然这并不代表这两种思维模式是相互对立的,好的产品显然不是掐出来的。PM和RD之间需要的是一种建立在尊重和理解上的有效沟通。不过铺砖垒石的朴实研发工程师们还是比较倾向于被动的,所以我的建议是,产品经理主动去了解技术。“互联网的一些事”特推荐此文,希望大家认真探讨产品经理是否需要懂技术的问题。
为何PM要懂技术?
不得不说,技术人员是很傲娇的。PM虽然并不是凌驾于RD之上的角色,但遵照着PM的设计来进行实现多多少少会让RD生出低人一等的感觉(不乏PM本身也是这么认为的),这可能是让骄傲的技术流不爽的地方。所以RD不待见PM可以说是自然而然,如果PM还不懂技术,那么RD就更加可以在自己的长处上放心大胆地鄙视PM了。这倒也不是RD的小人得志,几年的技术经验会让他们觉得这更像是一种自我保护,保护自己引以为豪的知识领域不被非专业人员指手画脚。所以如果PM懂技术的话,是会在一定程度上赢得RD的尊重的。这么说似乎有点绕,说白了就是,如果我是RD,我会更尊重懂技术的PM。
与被“指点”的设计师不同的是研发很难被“指点”
懂技术解决的不仅仅是心理层面的问题,事实上,这会让PM和RD之间更容易交流。我们常常觉得RD出于对技术的自负而难以沟通,如果RD开始甩术语、甩原理,那么多耗费一些时间和耐心也还是能够理解的,有时候,更可怕的就是PM会觉得自己和RD的对话完全发生在两个次元里。其实RD们在这样交流的时候,并不是在企图彰显技术的NB,这似乎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是技术流长期和技术流交流所养成的习惯。所以,PM懂技术,可以更好地去理解和适应这种习惯,至少也可以让自己不被RD们忽悠了,PM如果被RD绕得云里雾里,无法反驳、无力判断,那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另外懂些技术可以把PM从高屋建瓴拉到脚踏实地。很多时候RD会消极配合PM,很有可能是PM的设计在技术可行性上出现了问题或制造了麻烦。于是在RD看来,PM就是天马行空不负责任的YY,却把落实的各种不靠谱问题都抛给了他们。就好像建筑师不可能对土木工程毫无了解,PM有时候也需要在技术层面上了解一砖一瓦是如何落实的,才能让设计变得踏实。
PM也许可以不懂技术?
行文至此,也该中庸一下,其实PM懂技术,也未必是必须的,比如我个人内心的技术小人就会把这三种情况排除在外。
1.这位PM有着非常成功的产品经验
技术流虽然骄傲,但也有着崇尚权威的谦卑。如果你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即使你对技术一窍不通,但凭借着“PM将再一次带领大家走向产品成功”的信念也足以令RD们信服。不过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PM,不懂技术的应该是凤毛麟角吧。
2.这位PM有着非常敏锐的产品直觉
如位PM有着非常敏锐的产品直觉,尤其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产品革新有着灵敏的感知的话也是被排除在外的。好的sense是能令其他人都跟着拍手叫好的,RD再顽固,也是能够嗅到方向的,所以也会愿意跟着你的直觉走。不过,sense这种东西,有时候跟天赋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3.这位PM有着很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
技术流都是逻辑控,如果你的设计出现了逻辑上漏洞或者问题,将会让RD们无比鄙夷,如果已经令RD们做了很多无用功,那更可能招致怨念。正是因为RD们对逻辑的执着与看重,PM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更加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考验。另外学习技术其实可以锻炼人的逻辑能力。当然,懂技术到逻辑强大,这不是充要条件。
小结
说了这么多,倒也不是要标榜懂技术的种种好处,其实技术有时候反而会给设计思维带来限制。例如,PM看产品可能首先考虑的是产品定位,而RD看产品首先想到的是功能。个人以前就很喜欢拿功能攒产品,做出来的东西基本不能称之为产品。这也许就是前面所说的思维模式上的差别。PM的思维模式其实是很宝贵的,所以学习技术,还需慎重。
总而言之,PM应该是懂些技术的,或许不需要懂到技术的细枝末节,但至少要有常识,再次也要对技术表现出尊重和热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