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为什么要卖公司?
1, 对当前生意难度的逃避,实在玩不下去了。于是,打算进入另外一个看起来好做又好赚的行业,比如说搞个小额贷款公司什么的,或是直接投资几家公司,轻松当股份,等着分红就行了。
2, 落袋平安,直接变现,做生意赚钱,就像是打麻将,不到麻将打完,谁都不敢说自己是否赢钱了。生意也是如此,只要这个生意还在做,说赚了多少钱都是扯淡,没准明天就能赔个底儿掉,除非是把生意停了,把公司卖了,债权都了清了,税务和积欠的员工社保什么的都处理干净了,甚至老板本人都移民国外了,这个时候,落下来的钱,才是钱。别看很多老板每年几千万几个亿的流水,但是,一千万现金长什么样子,也没见过,前面赚到的钱,又投进生意里了~~~~。
3, 年纪大了,钱也赚得差不多了,基本上也算是功德圆满,现在要开始享受生活,或是含饴弄孙了,那就没有必要这么辛苦的做下去了,公司卖了,落个清静。
二, 卖什么?
1, 卖公司的资产
这个资产分为固定资产和非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简单,包括土地、房子、设备、原材料、车子、仓库里的货、外面的应收款等等,生产及零售企业,主要是卖固定资产的多。卖非固定资产则是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信誉、专利、技术经验、运营及管理体系、客户资源等等,经销商的固定资产有限,卖也卖不了几个钱,更多则要在非固定资产这个方面想办法。
2, 卖未来的预期收益
运营正常的公司,每年会产生一定的盈利,这个也是可以卖钱的,即是在历史财务账目的基础上,结合发展空间,推算出未来的持续盈利空间,然后按照一定的年度倍率,卖给收购者,例如这公司一年挣200万,卖五年倍率的话,就是200万乘以五,1000万卖掉,对于收购者而言,买公司,就是买未来的盈利。
三, 卖给谁?
严格的来说,这个不用操心,收购方一般会主动找过来的,前提是你得有点价值,有点行业影响力,更要有点体量。
四, 公司维系了什么?
一家正常运营的公司,尤其是多年持续运营下来的公司,公司本身也维系了很多东西,例如老板的社会地位、行业地位、上下游客户关系、政府关系、金融机构的信誉等级和贷款授信、老板多年培养出来的团队。所维系的这些东西,按理说,在卖掉公司之后,就变成新老板的了。但是,这里就有点扯不清了,有些老板可以在前期把这些资源都转移给新老板,但是,有些资源会被复制,会被转移,甚至,有些资源还会被卖几次。
在人员团队中这个问题上,有些老板则会带走老团队,有些老板则把团队完整的留下来,并且要求新老板在一定时间内,不得解聘老员工。
五, 直接卖掉还是整顿包装之后再卖?
有些老板性子急,被生意折腾够了,能卖的话就赶紧出手,多一天都不想保留了,想早点拿钱去享受生意,或是投资新领域了。不过,欲速则不达,老板越是急着卖,收购方往往越谨慎,总怕掉坑里去。即便卖掉,收购方也会拼命压价,或是分期付款,或是把公司捆绑在公司里,以聘用的形式,再让老板给新公司做几年,争取平稳过渡。
客观的来说,无论公司是否是自己持续经营下去,还是打算有机会卖掉,作为老板,有几点还是要考虑到的:
1, 建立公司市值这个概念
公司虽然是老板自己的,但公司的价值究竟是多少,也就是公司能值多少钱,这个评估的概念还是要有的,卖与不卖回头再说,至少,我的公司当前值多少钱,老板心里也有个谱。
2, 公司市值的构成
历史业绩和盈利,是最基本的构成,但在业绩的背后,是运营体系,在盈利的背后,是管理体系。
3, 收购评测
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即便是老板一手创建的公司,当前那些方面存在问题,老板自己也不一定都非常清楚,员工也许清楚,但不一定会说。若是遇到收购方,对方在进行整体评估时,必定会指出问题点所在,也就是影响公司市值的问题点。这些问题点,也就是公司的短板所在,今后整改提升的方向所在。
4, 以卖公司为前提的公司整改
虽然老板们都知道公司要定期清理整顿,升级强化。但在平常时候,整改的决心和执行力都有限,各种公司改革,到最后虎头蛇尾的多。
若是以卖公司为导向,所进行的整改工作,想必决定和执行力应该有根本上的提升。
5, 必要的包装
服务机构,流通机构(经销商)等固定资产占比不高的公司在收购评估时,价格弹性空间很大。既然是卖公司,当然想卖个好价钱,那就得要进行提前的清理整顿与包装,诸如历史遗留问题清理、规章制度健全、客户资源的清理分类盒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办公及仓库现在环境整洁、员工岗位说明书及在职培训系统健全。至少,也得让别人买回去之后,能顺利运营下去吧。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