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互联网 互联网运营 文章
运营如何专业的向产品提需求?

作为运营人,难免需要给产品提需求,或是为了活动上线,或是为了改进bug, 但是如何给产品提需求,才能准确的切中要点又显得专业?

接下来就为你转述谢雄,现阿里巴巴运营经理,前魔漫相机新媒体负责人,前百度产品运营师,他总结的6条方法技巧。

第一条,要学会产品化的需求整理

需求整理,主要是将杂乱的信息,用产品化的语言,表达得更加准确,可以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关键要素的提取,这些要素可以包括日期、反馈渠道、需求类型、关联方、优先级、备注等。

第二条,多用数据分析

用户在反馈需求时,往往是非常感性和凌乱,需要运营同学进行梳理和引导。

对于用户最终反馈的信息,多用数据去分析,这里的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用户表达诉求时,尽可能让用户的需求量化;另一方面,在完成全部需求梳理后,可以进行数据总结,判断一下哪种需求反馈更多,占比较大。

第三条,多提供具体案例

尤其是用户在提交bug时,越是具体的案例,越是能方便研发定位问题,从而修复bug。如果是有关PC端应用的反馈,可以了解用户的具体信息包括电脑型号、电脑系统、客户端版本、网络情况、使用行为等信息。如果是有关手机端APP应用的反馈,可以了解的具体信息包括手机型号、产品版本、网络情况、使用行为、用户名等信息。

如果是碰到一些特别紧急或者棘手的需求,可能还需要留下用户的联系方式,便于后续研发与用户直接联系,必要时采取远程协助的方式,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第四条:指出核心诉求

我们对用户的反馈,需要经过自己的分析,指出用户核心诉求,并给一些参考性的解决方案。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那就是曾经有一个用户反馈,他出行需要一匹更快的马,这样速度会更快。可是用户需要的真的是马吗?其实分析一下可以得出,用户其实最核心的诉求,是便捷的出行工具,因此某公司最终给用户提供了一辆汽车,满足了用户的核心诉求。

用户给运营反馈的信息,一般都分为用户反馈、表层需求、核心诉求等。我们作为运营,需要抽丝剥茧般地去分析和理解这些信息,从而给产品提出更有用的信息。

第五条,多与竞品对比

用户在反映我们产品的问题时,也可以问问用户对于竞品的使用心得。通过我们自身产品与竞品的对比,让我们对于产品功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除了用户反馈,运营还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竞品的类似功能,总结一些对方做的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从而帮助我们自身产品更好优化。通过竞品,了解自身产品的优劣势。往往熟悉竞品的过程,也能加深我们队产品的理解,那么对于产品需求的优化,运营也将会更有发言权。

第六条,定期总结复盘

给产品反馈了需求之后,其实只是完成了一小步,我们最终还要对接产品,把一些比较紧急和重要的需求,完成落地。运营人员反馈了用户需求,对用户而言,解决了他的问题,增强了他的体验感,从而也利于维护运营和用户的良好关系,让用户在平台内更加活跃。

在完成了部分需求的跟进落地后,可以总结复盘一下,现有的需求都是什么状态,哪些需求已经实现,哪些还处于跟进状态,没有实现的需求是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些信息,都需要自己去总结清楚。

另外定期总结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高频出现的需求,多个自媒体人反馈的需求,也可以单独摘录出来,重新发给产品。让产品更加重视此类需求,往往这些高频出现的需求,也就是越接近于大众的需求。

最后,产品和运营除了通力协作以外,运营往往也要具备一些产品意识和基本的产品技能。对于产品的深刻理解和对于用户的深度感知,对于需求的提炼分析甚至给出解决方案,这些素质和能力,往往会让运营提出的需求,让产品和开发觉得更加专业。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416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