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人事猎头 文章
如何成长为一个专业的HRBP?

HR为什么要做人才管理?

  从HRBP的转型说起

  一个好的HRBP要完成以下两个视角的转变:

  看人的视角:

  不仅仅是看到单个的人的存在,更要看到整个的组织。很多HR围绕员工进公司的吃喝拉撒来做事,比如安排招聘、员工入职、培训员工、激励员工,一直到员工离职,整个流程中只看到单个的人,这样的做事状态,公司其他人和部门看HR的地位就只能是“大行政”。

  如若我们把HR的视野提高扩大,去看到整个组织,就会思考员工在不同的部门之间是怎么融合的,以及团队如何发挥最大效能去为外部客户服务,这时,HR思考的角度就会是怎么支持到员工完成这个工作,怎么支持部门发挥团队的作用,怎么支持组织去完成业务目标。

  所以说,HR视野提高就会看到组织的需要,解决了组织需要,HR才会有话语权。

  看工作的视角:

  HR如果只会使用HR语言,言必谈HR的职能,那业务部门就不容易理解,就可能只看到HR有很多流程,而容易忽视HR的价值所在。

  所以说,HR和业务部门的沟通应该从业务的实际需要入手,再配以相应的HR解决方案,取得成效后(也就是解决了业务的实际问题,满足了需求),那么业务部门才能感受到HR的实际价值。

  从上述HRBP转型的思维启发,我们可以知道,HR进行人才管理是想要支持业务发展,所以起点应该是业务需要。

  在做人才管理时,一定是根据业务的需要去制定人才管理战略。战略是供需平衡的结果,也就是根据人力规划和人才需求的盘点,和人才库的盘点平衡的结果。

  只做人才盘点、了解人才供给是不够的,而了解人才的需求才是真正的源头。做好需求的了解,包括了解人才的结构和能力要求是什么,因此要对岗位设定,关键能力,潜质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人才管理战略定位的关键:

  (1)在做人才供需平衡,要对需求标杆明确,能力模型是核心。

  (2)人才盘点一定要面向未来,需要有潜力模型作为标杆。

  人才管理的常见困扰

  以下是企业常见的人才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扰:

  (1)扯皮的人才甄选:无论是内部人选还是外部人选,业务部门的经理和HR之间对于候选人评价不一致时,该怎么办?

  (2)纸糊的职业通道:很多企业有双通道,三通道等职业发展模型,但员工却反应实际在企业中没有看到成功案例。

  (3)形式主义的个人发展计划:个人发展计划做了但不可实现,或者只是个简单的培训计划,员工觉得没有实际意义。

  (4)挡不住的人才流失:很多我们发展起来的人,我们想留住的人却离职了……

  HR该做哪些准备?

  想要真正实现一个基于业务发展的人才管理模式,HR有许多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与业务团队达成人才需求共识,人才能力的共识,人才选拔标杆的共识。

  (2)建立有效的能力标杆,包括胜任力模型,也包括潜力模型。

  (3)规划可实现的职业发展路径图。

  (4)规划可视化的能力发展路径图。不同员工想提升能力应该怎么做,现在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哪里,未来可以提升到哪里,HR和业务部门可以共同打造这个路径图。

  (5)规划开放的学习发展路径图,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尝试可能性。比如721模型,除了培训外还有多种混合式模式,向他人学习,转岗等等。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219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