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尽量避免使用俗语和术语
未知的术语和俗语将会增加用户的认知负荷,所以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这类用户无法识别的词汇,使用常用和易于理解的词汇能够帮助用户理解。
top2:避免使用包含大量细节的长句
在绝大多数的交互场景之下,都无需界面描述出全部的细节。用户在探索过程中,逐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细节是更加合理的做法。所以,当你在提供信息的时候,可以这么做:
·提供信息时,问一下自己:用户是否必须在此刻此地知道这件事?
·尽量提供简短、易于快速获取的内容。即使是长内容,也尽量控制在30字以内。
top3:尽量使用一般时态描述操作
尽量使用现在时来描述各种操作,即使是描述过去或者将来的操作,使用简短直接的动词来描述即可。不过,在中文语境下,这种问题通常不会像英文那么严重。比如,“Message has been sent”就不合适,用“Message sent”更合理。在中文中,两者的含义都是“消息已发送”,差别不大。所以,在设计非中文内容的时候,需要更加注意这一问题。
top4:不要混用“你”和“我”
交互中指代混乱会让用户相当纠结的,由于UI中常常会使用诸如“我的电脑”“我的帐号”这样的文案内容,所以在提示中使用“在 我的帐号 中调整你的设置”这一的表述会让用户感到迷惑的,最好微调规避这种问题:“在 我的帐号 中调整个人设置”。
top5: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数量
这也是常见问题,用户对于数字的感知速度更快,使用数字而非文字表述会更加有效。“您有三条短消息”和“您有3条短消息”相比,明显是后者中的阿拉伯数字信息传递效率更高。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