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考虑战略因素
仅仅计算出每个项目的净现值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指导性的战略,选择好项目和将项目排出优先次序几乎是不可能的。战略因素十分重要,它可以保证产品组合推动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产品组合效果得到恰当地评估;深入了解产品之间的关系;根据市场状况来安排项目实施的时间。
能够获得长久成功的产品组合通常考虑以下战略因素:
核心战略愿景 制定明确的企业愿景,表明企业将走向何方、企业如何能达到这个目的和企业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评估项目时要看新产品是否和核心战略愿景相一致。
平台战略 平台是共同技术要素的一个集合,特别是一系列产品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核心技术。平台战略确定产品延伸、发挥杠杆和协同效应的时机,并建立产品成本结构。评估项目时要看该项目如何为关键的平台提供支持或发挥平台的杠杆效应。
产品线战略 以市场和平台为基础的产品线战略会全面考虑市场的需求、竞争和技术趋势等因素。评估项目时要看新产品是否对整个产品线有用,是否能够应对竞争威胁,是否能利用技术发展的趋势。
产品开发计划 有效的开发计划为当前的和未来的产品或技术确定开发的先后次序等关系。评估项目时要看新产品是否和开发计划相吻合。
新产品的财务目标 财务目标应测算新产品组合所带来的预期收益,计算出销售收入增长率、市场份额的增长率或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评估项目时要看新产品对公司财务目标做出多大贡献。
许多公司对这些关键性战略因素的表述是不完善的,也未通过正式渠道发布,或因定位过高而不实用。必须把战略因素明确地表达出来,并且为评估项目提供定量的和定性的指导意见。没有这些指导原则,产品组合将充斥着过多的新产品,既浪费宝贵资源,又对推动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不起任何作用。
二、建立双向决策机制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做出正确的产品组合决策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假定现在有一批值得投资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完备的项目建议书,并且得到公司里不同团体的大力支持,那到底应该给哪个项目投资呢?在项目之间做选择和决策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有着共同的目标,而是在不同的方面为企业添砖加瓦。有效的产品组合管理通过明确设定"次级产品组合"来化解这一难题。所谓次级产品组合,是指对产品组合分门别类之后,每个产品种类下的产品组合。每个次级产品组合的优先次序是不一样的。
举例来说,一个次级产品组合以新产品开发项目为核心,这些新产品决定了公司在高科技行业或其他快速发展行业的未来。另一个次级产品组合可能由通过产品的改进和延伸来提高现有产品生命周期的项目组成。第三个次级产品组合可能侧重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业务或流程改进。这样,类似的项目被分在同一组并一起确定优先次序,而不是和有着截然不同战略目标的项目来做比较。通过事先分组,并对每一组之间进行预算分配,公司可以确保资源将覆盖所有重要领域,而不会分散到那些不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中去。
这个方法使得两种机制共同起作用:先自上而下地将投资分配到不同的项目组,然后在每个项目组中自下而上地排定优先次序。两个机制都包含了优先次序的设定。自上而下的工作应直接反映战略意图,并且避免在较高层次(较低复杂度)争夺优先权。这就保证了资源配置到长期的或者高风险的项目,帮助公司克服天然的诱惑,避免牺牲更具战略意义的项目,而将资源过多地配置到短期的和急迫的项目中去。自下而上地安排优先次序可以根据一套相关的评价标准来确定,我们会在接下来的第四点中谈到这个问题。选择项目是根据各自的优点,但是整体投资受自上而下目标的限制。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