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企业管理 文章
为何投资者是自己最糟糕的敌人

 历史数据表明,共同基金投资者们在看到了一段时间的强劲业绩表现之后普遍增加了其投资流入量。当未来预期回报率较低时,他们以高价购进,但是,当他们现在的未来预期回报率更高而他们却看到了一段时间的糟糕的业绩表现之后,他们会出售基金。

  这就导致了作家卡尔·理查兹(Carl Richards)所说的"行为差距(beha vior. gap)",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们获得的回报率远远低于他们所投资的基金的回报率。也许你应该牢记住这一观察结果,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经说过:"对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性情,而非智力。"

  市场研究公司达尔巴(Dalbar)估计,在1991年到2010年期间,虽然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回报率是9.1%,但普通的共同基金投资者只获得了3.8%的回报率。同期,债券投资者只取得了1%的回报率,相比之下,巴 克莱综合债券指数(Barclays Aggregate Bond Index)的回报率是6.9%。

  达尔巴公司在其2012年的报告《对投资者行为的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vestor Beha vior)》中显示出了类似的结果,2011年,普通的股票基金投资者们的业绩表现比标准普尔500指数低了7.9%。"糟糕的业绩表现表明心理因素继续损害着普通的投资者们,而对这些行为的补救措施仍然是一项需要进行研究的工作。"该报告指出。

  在他所撰写的精彩的《行为差距(The Beha vior. Gap)》一书中,理查兹建议,在你根据你自己的或别人的预测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询问以下三个问题:

  *如果我做出了这一改变并且我是对的,它会对我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如果我错了,它会产生哪些影响?

  *我以前是否做错了呢?

  询问并且诚实地回答以上那些问题应该会让你的行为更像是巴菲特(他建议不要试图抓住市场的时机,而是告诉了那些这样做的人要在别人都成为了恐慌的卖家时买进),而不会像从事了对他们的投资组合产生了破坏的行为的绝大多数的投资者们。

  如果你认为最好相信你自己的建议的话,以下是其它一些你应该询问自己的问题。

  *我是否在面对许多我将几乎肯定会面对的危机时都有着需要坚持执行的性情和情绪的纪律?

  *我是否相信自己有毅力在不恐慌的情况下承受得住我的投资组合的价值会剧烈下降?

  *我是否将能够重新平衡我的目标财产分配(在大多数人都失去理智时,保持我的头脑清醒),当曙光在即时买进更多的股票看起来好想是从对面驶过来的卡车?

  在你考虑这些问题的同时,回头想想,在2001年9月11日的事件之后,以及在开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的期间,你有着怎样的想法以及怎样的行动。经验表明恐惧往往会导致瘫痪,或者更糟的,恐慌抛售和对周密的发展计划的放弃。当投资者承受着熊市的痛苦时,甚至就是知识渊博的投资者们也无法做出正确的事情,因为他们允许情绪接管了他们的大脑,战胜了理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121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