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赞同下面这种说法:“人们会与自己信任的人做生意。”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参加一个联谊活动,有人朝你走过来,说:“嗨,我叫某某。我是专门销售三年全球手机套餐的。你要一个吗?”就是这种“直奔主题”的推销把联谊活动的名声搞臭了。你对此人的了解或信任不足以让你同意跟他开展业务。
你记不记得那句“你知道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识谁”的俗语吗?这句话只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当然,你所知道的东西很重要。那是你的专业技能、你的知识、你的谋生资本、你能实现的价值。你认识的人也很重要。那是你在寻找创意、资源、推荐或一点点支持时会去接触的人。
但是认识你的人与你知道的东西以及你认识的人同样重要。举个例子,老张跟你很熟,有事时会想起你,并自言自语说:“噢,我得把这个发送给老李。”有多少人跟你熟到那个地步?
当你与他人相互了解了彼此的个性和能力,信任就产生了。我们赋予了“个性”和“能力”这两个词特定的含义。个性指的是积极的个人品质格局,通过你的言行体现,让人们觉得你值得信任;能力指的是你的专业技能广度和深度,也是通过你的言行体现,让人们觉得你值得信任。
那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培养出信任呢?我们的研究显示,你需要与对方进行六到八次交谈才能证明你是可以信任的,并根据联系人的言行判断他是否值得信赖。因此,你要尝试与联系人进行六次接触:
· 最好面对面打交道,但通过电话或互联网也可以
· 相互了解个性和能力
· 让对方知道该为什么事来找你,你要找的是什么,你擅长什么,你能为他们做什么,同时你要从他们身上了解同样的信息
· 让对方对你有足够了解,足以向别人介绍你和谈论你的才干与成就
· 让你与对方最终有机会很自在地进行交流
信任提升的六个阶段
近来,人们对联谊活动有种误解。因为社交工具的二分法性质—你要么“已成为好友”或“已连接”,要么还是圈外人,所以很容易就能判断你们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
现实要比这更复杂。看看以下“信任的六个阶段”为题的图。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