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创业正当时”。我自己也有过创业经历,在自己创业的几年中我学到了很多功课。在这前后也教授了多年的创业课。所以分享一些我对创业的理解尤其是对当下创业的看法——为什么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创业时代?
创业是一门功夫一门学问,不是光有热情就可以。还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知识和理论的装备。根据美国统计数据,创业最高峰年龄段为35-45岁。大家比较熟悉企业家当中,宗庆后创业的时候多大?47、48岁。任正非创业的时候多少岁?柳传志呢?
中国企业家的代际传承
捡钱时代的创业家
如果把中国企业家按时代划分的话,年广久、马胜利这些人是早期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代表。听过傻子瓜子吗?年广久。马胜利,石家庄造纸厂,外号马承包。两位都是跟我们不在一个时代的创业家,却有着精彩的创业故事。
80年代创业,叫个体户。那个时候,企业家在整个中国社会结构里面是一个不被看重的角色。这批人为什么能够走出来?很大程度上是机会导向——在蹉跎岁月里只有这帮非常有胆识的人才会出来创业。那个时候不存在商业模式问题,短缺经济下,把体制内资源拿到体制外卖,非常简单的产品就能赚钱。商业模式很简单,卖瓜子都能赚钱,所以才会产生瓜子大王、衬衣大王,可以称之为“拣钱的时代”。这批人能够有勇气出来拣,在那个体制内非常不容易。那个时候创业是一个不仅被拒绝,而且是一个不被社会看得起的事。你要研究中国上世纪80年代企业家,很多走到今天,最早大多是摆地摊、摆西瓜摊、开出租的,那个时候企业家比任何时候都要接地气。这是我们所说的第一代创业者,有胆识的一代。
专业型创业家
第二代我们就相对比较熟悉了,比如张瑞敏、柳传志、任正非、冯仑等。这批创业者跟早期创业者最大区别在哪?第二代创业者比较专业、有技术积累,比如柳传志,代表专业型选手开始进入创业。92年之后邓|小平第二次南巡,出现了第一次公务员下海潮,冯仑是第一批下海潮的代表。这个时候商业模式在哪?要靠专业创业,同时权贵资本家开始出现。92年之后,权力和金钱达到极致,有一批权贵资本出现,太子党这个词也是那时出来的。。这一代跟上一代不太一样了,上一代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而这时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时代。这时的企业家已经被作为一个认可的社会角色来看待,创业者慢慢被接受。跟被拒绝、不被认可的80年代不一样,90年代相对认同企业家,辞职变成一件很骄傲的事情。
新一代创业家
再往后看,张朝阳、李彦宏、马化腾、马云、周鸿祎,包括2002年长江商学院本身,都是非常非常经典的创业故事的代表。如果说90年代的创业者是专业的一批人,那么98年之后的代表就是新的一代创业者,当然互联网推动是另外一方面。今天中国商学院的发展还远远满足不了中国经济发展要求,中国有几个好的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的创业代表着什么?现在商学院发展阶段实际还处于行业早期阶段,为什么还有所谓的商学院竞争?存在什么竞争?美国通过商学院输出理念以至于影响全球政治家、企业家。而中国有哪个商学院能够影响全球的政治家、企业家?零。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如何从享受丰富生活走向丰盛的生命?我们的商业是丰富的,但是我们缺乏一个真正的商业文明,这种商业文明的推进和企业家情怀的推进靠谁?我觉得应该是商学院和企业一起做这件事情。往将来看十年,就是如何跟企业家一起去思考关于创业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院长能把40多个教授“忽悠”回来,而且90%的教授还是国外终身教授,要把他们忽悠回来不容易。
不一样的创业时代
如果说80年代的创业是“拣钱时代”,现在这个时代的创业就是“激情时代、找钱时代”。创业者从机会导向走向能力导向。
我们创业的理念跟80、90年代不一样,如果80、90年代是被拒绝、被看不起,到2000年就变成一种非常敬仰的职业选择。这么短暂时间里,作为创业来讲,我们从机会到模式、到整个背景都发生根本变化。现在回到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这个时代不一样了?我们今天或许会讲,马云赶上好时候了,马化腾赶上好时候了,我们现在没有ICQ了,没有机会了。
但现在恰恰是创业最好的时机。为什么这次不一样?我从五点体会跟大家分享:
第一,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
如果从一个时代来看的话,今年京东上市、阿里巴巴上市代表什么?——代表互联网模式最高点。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互联网推动经济发展。无论阿里还是京东,它们的模式都是源于2000年互联网B2B、B2C。
为什么要把移动互联、社交网络专门提出来?移动户、社交网络的游戏规则都跟之前的互联网不一样了,代表商业关系重构。
首先说社交,社交以什么时间为标记?2004、2005年以Facebook出现为标记。社交网络本质是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看传统的商业关系,在工业化时代,从供应商到用户之间的链条非常长。而网络把中间链条给去掉,去掉的结果,则是网络的本身平台就变成最大的中介。看阿里财报很能说明这个问题:阿里财报为570亿元的收入——毛利多少?70%。纯利多少?47%。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有47%纯利?为什么阿里纯利这么高?因为它把中间链条打断后,溢价特别强,中介特别少,把利润截留住了。网络成为最大中介后,它的平台力量加大了。
社交网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人与人、商家与人可以直接到达。社交网络的核心第一个是直接,第二个是精准。
什么叫直接、精准?早期也有很多在淘|宝卖韩服的。现在不去淘|宝卖韩服了,为什么?他建立了自己粉丝群,通过促销可以把这个模式建好,通过社交技术使得商家和用户直接到达。这个价值完全不一样了。前两天跟深圳一个做手机的老板聊天,他说我看不明白,我手机出货量一亿台,雷军手机出货量今年3000、4000万台,为什么他的市值比我高,他市值过了100亿美元,我才10亿。凭什么?凭的是雷军小米和用户是直接到达,而你呢?分销商包销。
再说精准。什么叫精准?在网络时代我们经常讲“导流量”,所谓导流量是因为转换率特别低,就要用海量流量转换。社交网络,我加你的前提是你要加我,我们是平等的。意味着社交网络平台我们信息是非常精准的,精准度比以前高很多。比如,今年过年的时候,微信红包就是这个道理。红包不是腾讯的发明,而是阿里的发明,阿里做了很多年,但是为什么微信红包一出来就如此轰动,就是因为借助了社交网络传播。因为我发给你之后,你收了钱,你就有可能也会发一个红包。在社交网络每个人、每个产品都成为信息的起点,而不是信息终点。以此来看社交对很多行业改变才刚刚开始,社交意味着未来去中介化。
移动代表什么?移动是因为智能手机而出现。所有的移动是有场景感的,因为定位不同。移动和计算机最大区别是所有移动建立在场景基础之上,是LBS——计算机没有场景基础。
为什么计算机强调WEB,而手机强调APP?APP和WEB最大区别在哪?WEB是信息集合得越多、越复杂,就越强大。而手机APP就是一个简单极致的应用,就只解决一个一个问题,只实现一个功能。举例来说,WEB这边是功能丰富的携程,APP这边是非常准确的航班管家,后者就这一个简单极致的功能就把千万流量从携程那边分掉了。
移动意味着去中心化。而社交和移动加起来就变得非常有意思。在计算机时代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漫画,是一个狗在计算机后面跟人聊天——互联网时代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是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则意味着我不仅知道你是一条狗,我还知道你在哪、喜欢什么、跟谁吃什么东西。这代表着移动互联之后,关系、数据沉淀,这将改变所有东西。第一个是互联,联起来;联的第二阶段是数据沉淀;第三个是所有东西智能化,这才走到应用。我们还在联的阶段。从这点来看,我们创业空间很大。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