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有收购某家公司的需求时会雇佣一家投资银行,这家投资银行就作为这家企业并购中的买方财务顾问。买方财务顾问通常有以下职责:
- 帮助企业寻找潜在并购标的
买方财务顾问将帮助买方企业寻找符合要求的潜在标的。他们将接触潜在标的公司以探寻对方的兴趣并就潜在的交易进行谈判。接触并购标的的过程是必须保密的,因为如果一家企业有意收购另一家企业的消息被传开,可能会引起别的买方竞价,尤其是当标的企业是一家上市公司时,这样的信息泄露极可能导致该公司的股价飙升,从而抬高并购价格,增加并购的难度。
事实上,当某个行业内的一家企业成为并购标的,该行业具有相似特质的别的企业往往也会出现股价上涨,因为它们也可能成为下一个并购标的。、
- 对推荐的并购标的开展尽职调查
并购中的尽职调查指的是针对并购标的公司所做的深度分析,目标是了解标的公司的真实情况,而公司财务状况是调查中的一个大头。调查整个过程涉及收集大量信息并通过分析解读来确定这宗交易是否对买方有利以及什么收购价格是合理的。
尽职调查将花很大精力关注于财务模型的建立以确定并购能产生的价值。财务建模的结果就是创建预计财务报表(Pro forma financial statements),对企业并购后的财务表现作出推测。这些推测通常对未来数年作出预期,并考虑进并购交易的估值。
通常,财务顾问在尽职调查中必须对并购后的协同效应作出评估。另一个重要关注点是标的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地位,以及在战略上是否适合收购方。若要获得准确的尽职调查结果,关键是对并购中潜在的协同效应与风险作出实际的推测。如此,在应用估值模型时,才能获得实际的结果。
尽职调查应对交易的优劣势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突出交易对买方的重大风险,从而根据相关的事实和推测获得一个合理的决策。
- 公司估值
尽职调查的目的是对标的公司真实价值的公正评估。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投行需要使尽浑身解数并运用许多种估值方法,经历不计其数的会谈来决定标的公司的估值。其间,投行人员将深挖大量数据并反复尝试多种财务模型。
使用的估值方法有数种,主要的包括现金流折现法(Discounted cash-flow analysis),即将并购公司的增量收益折合成现值。估值的结果不应该是一个单独的数,而应该包含敏感度分析,提供买方公司一个潜在估值的区间,基于一些关键推测的实现可能性,如未来的增长率、成本效率和恰当的风险级别。
除此之外,估值操作还可以使用一些比值,比如市盈率(P/E)、市销率(P/S),股价现金流比(P/CF)等。大多数估值行为都包含增值/稀释分析(accretion/dilution analysis),用以测算收购方在交易完成后的每股收益(EPS)是增值还是被稀释。
可以想象,股东一般不会支持降低或稀释EPS的交易。但在少数情形下,当收购会在未来产生长期增值的条件下,股东也许会支持稀释EPS的并购。
- 就交易条款与标的方谈判
除了价格之外,投行团队也将负责与标的公司就并购条款进行谈判。谈判的内容包括董事会与管理层的组成,以及一切必要的雇佣合同。针对双方在交易中有太多相互要求与给予的内容,并购谈判将很有可能进行多轮。
至于收购价格,一个好的财务顾问团队会告知客户什么时候应该停止竞标了。在追求并购成功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一时冲动,为了拿下交易不惜成本。
- 完成交易
交易双方的董事会会见,正式通过交易。除此之外,买方与卖方各自的财务顾问需要向各自的客户提供有关交易的公平性意见。公平性意见简单声明这宗交易是公平的,且收购价格没有高估或低估。
买卖双方企业的股东将审阅这份公平性意见,作为第三方认可这一交易的公正性。最终,为使这宗交易成功交割,双方的股东必须批准这宗交易。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