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具有“宽厚、复合、创新”特征的自动化工程研究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具有电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等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善于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能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本专业采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年的课程学习、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技术基础和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及应用等。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自动化领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较好的掌握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在自动化领域从事工程施工、系统维护、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等能力;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编程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熟悉和了解本专业领域1-2个学科方向前沿和发展趋势;
(6)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专业定位
自动化专业为长安大学名牌专业,根据学校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现状,专业定位为“工程研究应用型”。着力培养工程研究应用型国内一流自动化专业人才。
为满足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的要求,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坚持体现外语四年不断线、计算机应用不断线和专业实践不断线的特点,课程体系以自动化技术发展或特色行业为背景,加强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整合,突出计算机课程群和双语教学的实效性,强化工程意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和控制为主线,确保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并鼓励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四、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核心课程
主要课程:自动化学科概论,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运动控制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VC++,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环节:主要包括自动化专业实践初步,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生产实习,工厂自动化控制综合实验、计算机程序设计综合实验,微机应用综合实验,运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课
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通过上述各环节,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论知识理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基本学制
修业年限:四年。
七、学位授予
授予学位:对完成并符合本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八、最低毕业课内总学时
2500学时
最低毕业总学分
本计划规定学生毕业应获得总学分为200学分,其中必须含课内学时及必修的实践环节188学分;毕业学分还包括12个综合素质学分,其中第二课堂8学分,公共选修课4学分。
九、培养方案说明
在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时,充分考虑本专业毕业生多年来30%-40%考上研究生,其余就业的实际情况,为提高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层次,参考了国内20多所高校的培养计划,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材出发,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体现了如下特点:
(1)外语四年不断线。将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认真阅读学习过二本英文原版教材。
(2)计算机应用不断线。第一学年安排计算机科学导论和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学年安排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VC++;第三学年安排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第四学年安排开设以计算机应用为特长的专业选修课。
(3)专业实践不断线。每学年结束时,设置2周综合性设计实验,通过该实验检查和检测学生该学年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的情况。分别为第一学年安排工厂自动化控制综合实验;第二学年安排计算机程序设计综合实验;第三学年安排微机应用综合实验;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设计。
(4)特色培养与特长培养相结合。自动化专业针对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下设二个特色方向:汽车电子和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汽车电子专业方向开设有汽车概论、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智能汽车和汽车总线技术及应用四门课程;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专业方向开设有智能运输系统、城市交通控制与管理、城市交通信号与控制、轨道交通自动控制和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特长培养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编程和智能仪器仪表设计两个方面:针对计算机软件编程的特长,设置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选修课程和实验;针对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的特长,设置了FPGA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和智能仪器设计等选修课程和实验。
总之,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以自动化技术发展或特色行业为背景,加强外语训练、突出计算机应用水平、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和控制为主线,加强自动化专业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