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私有云 vs 私有云
“真正私有云”与“私有云”的区别在于整合产品各方面的完整性,包括价格、敏捷性和服务广度等性能特征。同样重要的是与云供应商的关系具有的性质,即单一的购买、支持、维护和升级点(通常称为“握一只手、扼一个喉咙”)。真正私有云的主要好处在于,业务、安全和延迟等方面的要求需要时,真正私有云在本地部署环境下提供成本和敏捷性特征接近公有云的解决方案。
真正私有云正成为一个独特的市场领域,主要来自超融合基础设施产品(比如思科/NetApp Flexpod、Dell EMC Vblock &Vscale、HPE SimpliVity、HPE Synergy、微软Partner ECI、Nutanix和Oracle Engineered Systems等)。
虽然这些产品通常不提供我们今天归为真正私有云的全部服务,但它们率先提供了高级的构建模块,Wikibon预计这个市场在今后几年内会迅速发展。
Wikibon对真正私有云的定义
正因为如此,真正私有云应包含公共云的下列特征:
显著简化用户与提供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用户应与一家提供商发生关系/交易,就像公共云那样。这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方式来实现:
- 立足于超融合系统(即Dell EMC VxRail、Nutanix、HPE SimpliVity、Pivot3和VMware vSAN等),这些系统高度自动化,并作为本地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池加以管理,而这些资源已经过优化,将基础设施作为单一的管理实体整合起来。这包括系统是融合系统、但第2层软件支持可能由另一家提供商提供的情况。
- 管理/托管型私有云(CenturyLink私有云、思科Metapod、CSC BixCloud、Expedient私有云、IBM BlueBox和Rackspace私有云等)也包括在我们的定义中。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私有云的主要特征是,它积极接受超融合这种服务交付工具,并为客户提供与公共云相当的效率。
采用自助服务的方式来提供。当然,如果必要,用户可以选择购买提供商的支持,但是应该不需要许可或提供商干预才能使用服务。企业可能会实施自己的使用规则(比如访问托管型私有云资源),但这不会影响拥有许可证的用户如何与真正私有云进行交互。
让用户可以灵活地选择IT资源的消费方式:“按使用量付费”或签署长期合约。无论他们选择哪种方式来付费,真正私有云的每笔交易成本对用户来说应该是透明的。
旨在适应混合云应用的使用场景。我们相信,高效的混合云将需要混合本地组件和云组件内部极高的通用性和软硬件融合。因此,企业公共云和本地真正私有云的很大一部分将成为集成混合云的一部分。最高效、功能最强的混合云将共享公共存储资源,并共享公共云和真正私有云之间的超大规模服务器和编排/自动化层。请参阅Wikibon的近期报告https://wikibon.com/hyperconverged-infrastructure-as-a-stepping-stone-to-true-hybrid-cloud/,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新兴需求。
融合与真正私有云
在称得上是真正私有云的融合程度方面,Wikibon预计会看到自动化和编排,包括如下:
- 集群管理
- 网络自动化和管理
- 虚拟机/容器自动化和管理
- 存储自动化和管理
- 应用程序模板和部署工具
- 操作仪表板
- 工作负载分析
- 容量优化
- 日志管理
- 根本原因分析
- 补救工具
- 配置监控和动态变化
- 主动警报
- 从本地或混合环境备份和复制到其他云服务
- 快照管理和目录服务
管理/托管型真正私有云
管理/托管型真正私有云包括这类产品:CenturyLink云托管服务、思科MetaCloud、Dell托管云服务、IBM BlueBox、IBM Softlayer私有云、Internap专用私有云、Platform9、Rackspace私有云和Verizon私有云等。就用户而言,这些产品的外观和行为类似公共云服务,只不过究其底层,资源无法在企业之间共享。
我们的定义不包括什么
我们评估或预测的真正私有云不包括下列:
- 编排和自动化功能有限的融合系统,即无法满足上述的真正私有云标准。
- 自我整合的私有云或涉及众多供应商的融合。比如说,Wikibon认为在新的Dell EMC或惠普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上安装的VMware vSphere(或微软HyperV),以及思科网络和套装的编排和自动化是“虚拟化”,但不是真正私有云。虚拟化是实用的步骤,但最终在成本和可支持性方面远不如真正私有云带来的巨大效益。这同样适用于这种情形:用户部署了VMware工具(比如vSphere和vCloud Suite等)或微软云平台系统,但不是作为一家厂商管理的融合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当然,微软、VMware及其他软件提供商大力参与这个市场,作为私有云托管商的OEM提供商,全权负责拥有基础设施管理和自动化功能的真正私有云融合系统。
- 服务提供商(AWS、Azure和Softlayer等)用于公共云基础设施的支出,无论自建还是通过融合系统来获得。虽然这些是高级部署,服务提供商领域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云,作为一项公共云服务来提供,但Wikibon在该报告中的看法是企业应该怎样来复制公共云的体验、成本和效率。我们在《服务器SAN已为企业和云主导作好准备》报告中介绍了这种架构。
- 用于云咨询、支持和部署、普通数据中心外包、主机托管和类似服务的支出,除非该服务是用来为企业维护和管理私有云。
- 虚拟私有云(亚马逊VPC、Azure虚拟网络和CSC虚拟私有云等)。这些收入现在包含在我们的公共云数据中。
云市场的真正私有云(TPC)这部分是全球向云运营模式迁移的一个自然结果。不能或不该迁移到公共云的数据将在TPC平台上计算,TPC平台在本地(on-premises)或近本地(near-premises)利用云技术,并与之集成。TPC市场将继续加快发展,吸引各大云玩家,在未来十年形成一个高度活跃的市场。
自2015年以来,Wikibon一直在预测云市场会出现真正私有云(TPC)这个独特的部分。我们的理由很简单:随着企业采用数据优先的业务战略(数字化业务转型的基础),它们将开始围绕数据放置的自然模式,组织管理基于云的业务系统。延迟、带宽、IP保护、监管、入站/出站成本,这些都限制了云方案。正如我们所说,长期的行业趋势不是将所有数据转移到公共云,而是将云体验转移到数据(见下图1)。
在过去的几年,云行业的一些竞争对手对这个预测并不苟同。原因在于一方面,云服务提供商(CSP)认为所有数据可以转移到公共云。另一方面,本地系统供应商继续否定云运营模式,认为客户其实想购买传统类型的系统上对云友好的技术。微软是个例外,它对Azure Stack的定位是作为Azure云的本地扩展。
真正私有云方面的近期动向
一切在2018年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主要的CSP和系统供应商推出了产品和服务,让客户可以选择在混合云运营模式中的哪里处理数据。虽然其中一些方法刚问世,但无不表明厂商致力于长期支持TPC架构。这对用户来说很好,他们没必要在采用云运营模式与利用数据优先的应用架构(比如边缘计算和AI等)之间作一选择。
因此出现了成熟的、竞争日益激烈的TPC细分市场,有望大幅增长,将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中心。由于TPC的技术基础日益成熟,TPC市场:
经历了2017年的强劲增长。由于TPC产品和服务日趋成熟,TPC细分市场在2017年增长近55%。VMware生态系统拥有最强大的技术基础,并与AWS、谷歌和IBM公共云建立了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今正引领TPC增长。
提供真正的企业方案。各大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包括AWS、谷歌和Azure)都在努力提供功能齐全的TPC解决方案。企业需要混合云功能,这意味着只吆喝公共云或本地云服务不是切实可行的长远选择。
将成为云增长和创新的中心。云运营模式由公共云服务提供商定义,但是对TPC作出坚定承诺的传统系统供应商将帮助塑造混合云技术堆栈。云间集成技术简化了混合云应用软件和支持工作负载(比如数据保护)的运行,将是特别备受关注的创新领域。
云将移动到数据(资料来源:Wikibon,2018年)
TPC经历了2017年的强劲增长
2017年5月,知名外刊《经济学人》宣称:数据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数据是新的石油。”这个观点冒出来已有一段时间,但它未能体现数据优先的数字化业务转型的一大原则。石油(以及几乎是其他任何非数据资源)都受制于稀缺性经济(economics of scarcity)。通常石油每次只能在一个地方派一个用场。同一桶汽油不能同时为汽车提供动力、为住房提供暖气。这与作为商业资源的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数据可以拷贝、整合和共享,几乎无需成本;同一个数据可以同时改善产品和客户互动。稀缺性经济并不适用于数据。
这并不意味着数据就不受规则的约束。比如,数据需要时间来移动、需要能量来维护;延迟和带宽对于企业能对数据做什么施加了绝对的限制。此外,数据私有化需要遵守安全、IP政策和监管制度。这些约束共同确保所有数据不会最终出现在一个公共云,而是出现在多个分布式位置,每个位置按照本地任务的要求来计算本地数据。
但虽然数据局部性确保了分布式处理,但企业日益需要所有位置(包括本地和边缘)都有类似公共云的体验。实际上,这意味着技术供应商必须以云服务的条件来提供产品:按使用付费、自助式控制台、通过API获得的软件定义资源服务,以及利用高级自动化,将管理复杂性和成本降至最低。
数据现实和云体验的这种组合确保了TPC市场健康发展。正如Wikibon所写,TPC提供了数据所需的云体验。而企业基于云的数据要求一直很苛刻。2017年,TPC市场:
全球超过200亿美元。TPC市场从2016年的131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03亿美元,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见图2)。TPC市场的规模约占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行业的40%,增长速度快50%左右。
本地方案和近本地方案都增长强劲。在过去几年,TPC的支出大部分用于托管型私有云服务。这些近本地方案继续吸引支出,2017年增长20%,达到97亿美元。然而,本地TPC方案在2017年经历了超高速增长,翻番都不止,达到106亿美元。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