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企业培训 文章
职业人要善于总结


  我经常参加一些业务会议,总能看到有些经理人在作报告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们做的总结也令人拍案称善。而另一些经理人则恰恰相反,言必是原来从业的公司,做也必是大公司的操作模式,他们总是照搬原有从业公司的方案,根本没有从实际出发,最后执行起来当然是害人害己。  

  为什么区别这么大?笔者认为,最重要原因就是前者善于总结,后者只会照搬。总结是很多职业高手的成功经验,而不善于总结的人往往也是进步有限的。  

  毛泽东就是一位非常善于总结的人,他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伟大的胜利,这与毛泽东善于总结是分不开的。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与创造。1964年8月29日,毛泽东在会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一位团员问:“您所以这样伟大的秘密是什么?您力量的源泉是什么?请告诉我们,以便让我们多少学到一点。”毛泽东回答,我没有什么伟大,就是从老百姓那里学了一点知识而已。虽然我们学了一点马克思主义,但是单有马克思主义还不行。要从中国的特点和事实来研究中国问题。他又说,力量的源泉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  

  无独有偶,一年之后,1965年7月26日,毛泽东会见刚从海外归来的原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和夫人。接见时,李的秘书程思远作陪。在谈话中,毛泽东主动向程先生发问:“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程一时茫然。毛泽东缓缓道:“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每个战役后总要总结一次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的两次谈话道出了他一生的成功秘密:善于总结经验,集中群众智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毛泽东经常说的一句大白话。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这就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  

  总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总结是我们走向胜利的最有效的法宝。职业人应该如何做总结?笔者认为,职业人起码要学会在四个方面做总结:  

  第一、对业绩的总结  

  职业人最大的贡献就是业绩,职业人是靠业绩吃饭的,不是靠拍马屁什么之类升值的,除了业绩其他都是次要的。业绩是做出来的,但也须要及时总结。业绩如何总结?  

  首先要总结任务达成与否,任务达成与否的原因以及任务达成与否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譬如对上年度工作情况回顾,总结上年度、上月度目标完成情况,对比年初设定目标和现在实质完成情况。

  其次,提出工作亮点,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所取得了那些突破性进展。工作亮点是领导特别细心倾听的,要有数据、有实例,特别是能够给领导启示的创新性亮点要重点陈述。  

  再次,面临哪些挑战,提出工作难点,并说明目前的进展和需要哪些协调和帮助。面对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逃避,所以,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遇到什么难题,一律要在会上提出来。也许领导不喜欢,但起码你是有胆量说出来,将来万一未能完成任务,责任也不在于你。  

  另外,还要知得失,明方向。主要不足和可改进的思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能积极发现不足,寻求领导和同事帮助,将能不断迈上新台阶。当然,业绩的取得免不了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支持,说几句客套话还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是展望未来,列出新年度或者是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方向、计划、措施以及明细。  

  当然,还要将取得的成果分门别类进行汇报,最好能够用数字说话、用实例说话,用图示形象地展示出来,让领导看到即使你工作未能如期完成,但你还是认真对待工作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避免用空洞的文字性描述。  

  第二、对学习的总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明理、读书使人进步,多读书气质自见,读好书更如交良师益友。这是很多读书人总结的心得体会。多读书、读好书的好处,只有爱好读书的人才能领悟和体会。但读书没有思考,没有总结,读了等于只看到了个皮毛,根本尝不到肉的味道。  

  就以读书的方法为例。古人对于读书方法是很有总结和研究的。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就是这样读书的:“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著名学者梁实秋曾也有这样一句名言: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这是一种读书方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  

  那些书精读,那些书浏览,只有经过多读书后你才能鉴别。譬如关于竞争战略,你就不能不精读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国家竞争》、《竞争论》这些经典著作。虽然这些书很晦涩,但其内涵却不是听书那样听得出味道的。  

  现代人喜欢吃一些快餐文化,喜欢听书,听一些像罗胖“逻辑思维”这样的讲书。我却不太赞成这样听书,理由是听书只是听说书人经过加工后的理解内容,却没有了原作的原味,更没有了原作者的思想、构思和笔法。你根本无法体味原作者关于这本书的立意、创作背景以及内中的一些词句深度理解。所以,你的总结也只能是人云亦云。  

  对于自己的学习最好就是每读完一本书做一次总结,总结与作者的交流,总结这本书的宗旨、立意,以及这本书的写作手法,没有总结就等于没有思考,没有总结你难以吸收,更不能化为己用。  

  第三、对别人的总结  

  大部分人都有喜欢总结别人的习惯,但这些总结大多不是好的方面,而是总结别人的不是、不良点。虽然知道别人不良点,但自己还是习以为常,这些总结对别人无用,对自己也无用。  

  对别人的总结可以是对自己得失的对照。如果能够做到总结别人、对照自己,那么,你就已经真正进步了,这些总结也就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八卦而已。  

  我觉得对别人的总结最重要的是总结别人的成功之处,或者是总结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譬如,有的人行动力强,所以他成功了;有的人做事细致,所以他成功了;有的人敢想敢干,所以他成功了;有的人眼光独到,所以他成功了。有的人眼光长远、胆大心细脸皮厚,所以他一生成功!相反,许多失败的人就是因为缺少了这样的特点。  

  总结是学习,总结是为了更好吸收,总结是为了更快进步。人类是在不断地总结历史中才会进步的,每个个体也应该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知识碎片化年代,学习是武器,学会总结才是掌握核武!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66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