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心理健康 文章
遇到瓶颈我们到底该如何突破?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时代与习题搏斗时,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成绩似乎都没有一点起色,甚至不升反降。

出门遇到自己的老同学,你,你,你,了半天,就是想不起对方的名字。那个瞬间感觉大脑都不是自己的了。最后只能尴尬的笑笑,说着,你好你好。


写文章写到一半突然卡住了,就像经历了突然失忆一样一点灵感都没有,抓着笔看着前面的内容一脸懵。以上我们所说的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遇到了瓶颈。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典型的效应——瓶颈效应。当我们在进行一项活动时,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都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并进,就像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态度、环境等等因素,都必须在各司其职的团结在一起。任何一个环节出错或者跟不上,我们可能就会遇到瓶颈,一时半会无法突破。

若是听任瓶颈效应发挥作用,一直处于呆滞状态的话,我们很可能会产生一种惰性,慢慢地对所有事情都放松警惕,松懈下来,最终结果要么是虎头蛇尾、要么是一事无成。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克服瓶颈效应呢?将没想起的名字说出来,顺畅的写出下半篇文章呢?小编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扩大联系点

有些时候我们叫不出老同学的名字,是因为我们在回忆的时候联想到的事物过于单调,只会去想对方是自己班里的还是同年级其它班里关系比较好的。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同学等等,这样的联想只能起到缩小范围的作用,很少能够帮助我们精确到某个人的名字。

这个时候我们不如试试从其它方面展开联想,找一找与其类似的事物,再想名字这件事上,可以尝试去自己的记忆中找一找你们俩个人的共同好友,或是观察一下他的显著特点,因为说不定以前你们据此起个外号呢!更广泛来说,扩大联系点,就是从时间、空间或是形势、内容上寻找相似的现象进行联想。

在时间不紧迫的情况下,文章写到一半卡壳了,就可以根据文章主题,以及前面的内容列一个关系网,不断增加联系点,延伸出去,相信你很快就会找回思路。

二、给自己放松的时间

通常一个事情的完成会包括四个阶段,紧张的检查清理期、松弛的酝酿期、再到接下来的顿悟以及最后的完善期。而我们的瓶颈期,其实就是其中的检查清理期。所以,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可以说是高度紧张的,这时候越是去想,可能就越想不起来了。既然这样,不如给自己腾出适当的放松时间,也就是进入酝酿期,为之后的顿悟做准备。

在这段时间中,来一次积极的休息,听几首喜欢的音乐,回忆一下从前的美好时光。看一看杂书、做一做手工,也许在不经意间,题目的解法突然就会出现。

就像当初阿基米德领到测量真假皇冠的任务后,也是遇到了瓶颈,而后来恰好是在洗澡的时候,意外的从浴缸当中,得到了测量的方法,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99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