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财务 财务咨询 文章
爆出的影视圈“大小合同”操作的蛛丝马迹

崔永元爆出的影视圈“大小合同”,大合同金额大,为真合同,小合同金额小,为假合同,此又称“阴阳合同”,区别在于对内和对外,目的是逃避应缴纳的税收,套路和“阴阳发票”相同。那么从财务角度看商业活动中常用的“大小合同”操作的条件以及如何发现存在“大小合同”的线索,我们来讨论下。

先看操作的条件:

首先,影视行业存在大量的现金支付,因为行业性质关系,剧组、临时演员、道具、场地等临时性支出很多,所以会使用大量的个人预借款,再实际支出时再支付给个人,这为大合同的运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这个便利在于不需要提供和大合同相匹配的可追索痕迹资金流。现在,我们很多单位要求,开支超过千元低于数千元要求提供匹配的刷卡或转账记录,达到数千元会要求只能由公司转账到对方单位,不能由个人开支,这样资金流向便有迹可循,如果提供的票据、合同记载的内容不能与资金流向相符,则会露馅。

其次,影视行业由于开支的不透明,同一个内容的开支金额可变性大。譬如买道具、聘请化妆师可能这次是这个金额,下次金额比这个高一倍,而且支出的时效性也高,较难设计一个繁琐健全的控制流程以规范支出,其他企业采用较多的集中采购、集体决策等也难以实施,

第三、大额资金的消化很难靠零星的小额开支解决,往往需要有第三方的配合。此次崔永元爆出的大小合同记载的金额差异是5000万元,依靠零星的开支则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有第三方配合,如广告公司、制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提供不是基于真实业务的票据就能比较快地解决,这些票据取得成本远低于个人所得税的成本。

第四,财务入账的宽松。影视行业存在很多劳务费自制凭证、无票开支的替票入账等,所以财务管控也相对宽松。

如果存在“大小合同”,如何能看出来有这样的操作,我从财务操作的逻辑来看核查的方法:

首先,成本的结构分析,不同类型的的影视剧(古装、战争、科幻、动作)、演员构成其成本结构(人员成本、道具、设备等等)、利润水平是否在合理区间。

其次,核查资金流向,查看个人支出与票据是否相符,抽查超过一定金额支付给个人各种开支事项,包括但不限于劳务费。

第三、存疑的第三方支出,税务机关可能会最终核查资金在第三方的最终流向,从而确定业务是否真实。因为第三方收到款项后,一定需要将这个款项通过其他渠道转出去,满足对方套现的需要。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164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