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起源于西方。我们知道,西方的风控是最成体系,也是非常有效的。西方的风控体系中,重点分析对象是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仅作为定性的模块参与到风险管理模型中来。财务数据的分析包括几个方面,其一是业务数据的分析,包括收入、成本、毛利率,市场前景及占有率,供应链情况及前景等;其二是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对近三年各项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项目进行分析,结合主要财务比率如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其三是贷款、对外担保、抵押质押的情况,也就是企业与金融机构发生的关系。通过这些财务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掌握一个企业的大致风险水平。
我国金融风控借鉴自西方,大约70%的风险评估过程依赖于财务数据。但是财务数据分析有它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新兴行业的财务数据放在既有的风控模型中无法适用。比如,知乎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有很优秀的用户基础,给这个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风投资本持续涌入。但是因为它没有收入,在信贷风控模型中无法获得通过。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的财务数据,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财务数据,非常不可靠,两套帐现象非常严重,甚至每次外发的财务报表都不一样,这导致高度依赖财务数据的风控模型几乎失效。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的现象,银行客户经理或者所谓的融资咨询机构与贷款客户勾结起来,篡改财务报表,达到欺骗银行风控模型的目的。
财务数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财务数据仅仅反映了过去的信息,而金融实质上是关注未来发生的事情。过去的财务数据能够影响未来的现金流动吗?从感官上来讲,能够影响。过去财务数据所形成的趋势,很容易带动人联想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也会按照这个趋势前进。这好比罗素讲述的鸡的故事,一只鸡发现农夫每天都来喂自己,于是预言农夫将来会继续喂养自己。然而有一天,农夫绞断了鸡的脖子。事实上,从过去的财务数据去推演未来的现金流动,是非常片面的,也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那么究竟是什么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走向呢?是企业所处的环境。企业所处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指企业边界内的环境,是企业自身可以改变的,包括了产权、治理结构、经营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所有权结构和财务数据,外部环境指企业所处的大环境,是企业自身不能改变的,包括行业情况、监管环境、税收环境和法律环境。从这里可以看到,财务数据仅仅占企业环境的一小部分。
我们认为,基于企业所处环境的新一代风控模型已经势在必行了。这将完全不同于过去的过于倚重财务数据的风控模型。有两点原因会促使这样的新一代模型在国内诞生。其一,财务数据普遍不可靠。这点前面已经讲过,财务数据不可靠是导致目前国内风控模型整体失效的原因,其结果是一方面不良贷款率飙升,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贷款非常艰难。其二,我国的企业数据公开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从我们的观察来看,虽然美国最早提出了政府数据公开的概念,但是,我国国内目前公开的数据所蕴含的价值才是世界领先的。其中就包括了构成数联铭品企业关联方图谱的基础数据——工商注册数据。
那么新一代风控模型应该如何做呢?我们认为,这样的模型包含四大方面的数据:一、个人/公司的基本信息,包括个人资历、个人/公司的信用信息、公司财务指标、家庭结构关系、家庭社会地位关系、个人社交关系、工商注册信息等;二、个人/公司商务信息,包括线上零售交易信息、专利信息、个人/公司资质、土地出让/转让信息、质押抵押信息等;三、个人/公司社会公众信息,包括涉诉信息、专利信息、被执行人信息等;四、个人/公司社会关联方信息,包括自媒体、证券社区、行政监管/许可、行业背景、商标、招中标、行政处罚、抵押担保等。
除了这些个体的数据,我们还需要评估关联方对风险的影响,包括高风险的关联方节点对目标企业的静态影响以及风险在关联方网络中的流动影响。这才是新一代风控模型的全貌。它不仅包含了企业自身所处的环境,还包含了它的关联节点所处的环境,以及所有这些关联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这之中,关联关系才是整个模型的重中之重。关联关系决定了一家企业的“基因”,一家企业的基因长什么样,它的未来就会长什么样。也就是说,企业的未来不是由财务数据决定的,甚至也不是企业所处的环境决定的,而是企业的关联关系决定的。
足以支撑上面所述的如此多因素的风控模型,必然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联铭品拥有大数据方面的领军人物周涛博士、孙伟博士,以及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顶级专家袁先智博士、陈公越博士,加上互联网金融领域黄震博士、易欢欢等豪华外部顾问团队,已经开始着手完成这样的风控模型。我们相信,这样的新一代风控模型,不仅仅是国内首创,更会成为领导全球金融风控变革的一面旗帜。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