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是不是感觉不屑一顾?这太简单了吧,不少营销老总跟你一样,都觉得制定营销政策是小菜一碟,而把制定营销政策作为专题更是小题大做,其实真是这样吗?我要告诉你,你错了!
为什么说你错了呢?制定营销政策是一门大学问,我从不否认作为营销老总,你制定或参与制定过若干营销政策,可是你制定的营销政策带来的效果怎样?唯有效果才是检验营销政策好坏的唯一标准,如果一套营销政策没有带来好的效益,那肯定不能算是好的营销政策,当然也不能说你 “会制定营销政策”!
不少营销老总告诉我,制定营销政策简单着呢,可是你能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吗?我想没有人敢理直气壮的打包票!实际上,营销政策的好与坏,往小了说关乎营销业绩的达成,往大了说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那么,好的营销政策,又具备哪些特性呢?
1.合法性 营销政策必须符合国家、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个毋庸多言,这是制定营销政策的基础。
2.目的性 首先制定营销政策目的是为了什么?这是关键之关键,比如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了提高销售额、为了提高渠道商的积极性、为了提高营销员的成交率、为了增加终端VIP客户数量等,在营销政策中,目的性必须清晰且明确。
3.方向性 所谓方向性是为了实现目的性而规划的营销路径,比如说营销政策规定营销员开发某些区域、营销员工作的先后次序等,方向性在营销政策中也显得十分重要,营销工作方向错了,一切就都错了。
4.方法性 就是围绕目的性、方向性而采取的具体操作办法,关于方法性只能是借以指导或用作参考,很多时候方法是发散的、多样化的,作为营销政策多数是无法把具体方法定死的,如果定得太死或太单一了,就会局限营销员智慧、能力的超常发挥,对又快又好的完成销售目标未必是件好事。
5.激励性 营销政策肯定是要对达成的目标进行奖励或激励,能对营销系统进行正面的引导或鼓舞,最终使营销政策执行者,发自内心地愿意按照营销政策的要求,主动积极、认真负责地去执行。
6.防弊性 任何营销政策都有利有弊,在制定营销政策时,需要在利和弊之间权衡,然后进行取舍,尽可能地放大利益面减少弊端,只有利益面远远大于弊端时,才能带来良好的营销业绩,才能算是好的营销政策。通俗地说,制定营销政策尽可能地规避政策漏洞带来的损害,就是要对妨害营销正能量的歪招进行防范和约束。
7.公平性 营销政策的制定必须公平合理,在一切为了达成企业目的的前提下,能够适应营销系统同一群体的大多数,不能厚此薄彼,特别是不能为了营销系统少数人的利益而去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否则将使营销政策失去正当性,失去人心,营销政策也根本就无法得到认可,也无法真正推行。
8.阶段性 营销政策多数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制定的,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来制定的,在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认定的好的营销政策,而在另一个阶段就不一定是适合企业发展的好的营销政策,这就需要企业改善或重新制定营销政策,因此企业不可能采用一个营销政策来贯彻企业发展的始终。
9.时效性 每个营销政策都有一个起始时间(有些也规定终止时间),这个也是相当重要的事,尤其相邻时间段制定的营销政策发生冲突时,必须在新的营销政策里做出明确说明,阐明按照原先营销政策发生的营销业务的解决办法,否则可能带来严重的利益冲突。一般做法,都是原先发生的营销业务按照原先营销政策执行,新发生的营销业务按照新营销政策执行,新旧业务区分的临界点以新政策执行日为准,新政策执行日之前算是原先业务,新政策执行日之后算是新业务;或者对原先营销政策给予时间的缓冲,就是留出一段时间用以解决原先的业务,在解决好原先业务之后,再执行新的营销政策。不要说一个企业制定营销政策了,就是国家出台某个新的法规制度,也是提前公布,并对按照原先法规制度执行的具体事宜,给出具体的指导和合理的解决办法,而决不搞一刀切,这才是营销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合法合理途径,凡是只按照新营销政策一刀切的做法,是会带来矛盾的非常鲁莽的做法,这种做法是绝不可取的!
10.约束性 一个好的营销政策除了规定做什么、怎么做之外,还要规定不能做什么,以及违反规定怎么处罚等。
11.可行性 营销政策必须符合实际情况,有可操作性,能够对当前的营销工作有着直接现实的管理作用,是当前营销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
怎么才能制定出好的营销政策呢?
1.深入调研 认清现状 要想制定一套符合企业现阶段的好的营销政策,必须认清现实情况,诸如认清本企业所产产品、企业团队、市场地位、竞争产品、渠道状况、发展趋势、政府政策等,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到知己知彼,全面掌控市场的综合态势,结合SWOT做出准确地分析,找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探寻发展方向,发现问题所在,找出解决办法,规划发展途径,规避营销风险,以现实为基础,用发展、系统、全局、循序的观念作指导,以敬畏的态度来负责、认真、扎实、仔细地来制定一套营销政策,然而要做好上述所言,首要的是深入调研,深入调研、反复调研,深入市场、渠道、车间等一线场所,亲自感受市场,亲自了解产品,听取市场反馈,得出最真实最直接最可靠的市场状况,调研是制定营销政策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理,不调查就不能制定出好的营销政策。
2.征集意见 反复修正 一个好的营销政策在出台之前,必须征求大众的意见和建议。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取长补短,才能使政策更加完善。作为制定营销政策的老总,要虚怀若谷,不管对方地位高低,不管对方学历高低,都要认真倾听,仔细记录他人的建议和意见,结合将要出台的营销政策进行修正,修正之后的营销政策,需要再次征求大众的意见和建议,好的营销政策出台之前,可能会经历几次征集意见、再次修改的循环过程。其实征集意见反复修正这个过程,除了完善营销政策本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取得大众对营销政策的共识,如此一来,有利于营销政策的执行。这里有个问题需要阐明,营销老总倾听大众建议、意见,不是一味按照大众意见的修正,而是有甄别有选择,好的吸收,不好的放弃,并且这些意见和建议不能背离制定营销政策的初衷,这就要求老总确实有见地、有水平、有能力,能够甄别好坏,能够分清是非。
3.知行合一 提高水平 营销政策多数由营销老总制定,营销政策制定的好与坏直接取决于营销老总的营销素养,这就对营销老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销老总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所谓的学习并不是仅仅指营销的书面知识,更多的是来自于市场实践。对真正的营销老总来说,书本永远是老师,市场也永远是老师,也只有把书本营销知识和现实市场相结合,才能从本质上提升营销管理的驾驭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提高水平。
制定好的营销政策要注意什么事项?
1.他山之石 未必成玉 好多营销老总喜欢照搬其他成功企业的营销政策,认为如此以来便可大功告成。而现实是其他企业的成功并不一定能复制,因为时段不同行业不同地点不同,原先营销政策能成功的一切因素都变了,就在同一时段同一行业同一地点,两个企业的基因和实际情况不可能一样,生搬硬套绝不会是好的营销政策。参考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营销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照搬照抄就犯大错误了,因为他山之石、未必成玉。
2.闭门造车 绝不可取 我不得不说,有些营销老总架子比较大,就喜欢蹲在办公室,一张报纸一杯茶,吞云吐雾瞎叽咕,不走市场,不接地气,不识市场,这样能制定出好的营销政策吗?鬼才信呢!想想就知道,一个与“市”隔绝的营销老总,呆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象猜谜语一样“编造”营销政策,只能制定出不切实际的坏的营销政策,因此,闭门造车,绝不可取!
至此,本文接近尾声,本文所言完全根据笔者的所做所悟整理而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同仁给予指正!
后记:很长时间没写文章了,在这大致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我收到来自国内外很多老板、老师、同仁的关切,在这里一并表达我最真挚的谢意,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厚爱与支持!我并未退出营销管理的江湖,只是隐居江湖,静做“苏秦”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尽量抽空与大家多交流,携手共赢、同闯天下!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