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互联网 互联网运营 文章
产品:听一个新人的产品之路

这条音频和你分享,产品新人柯生鸿同学的产品之路,“不要浪费了你的热情,也不要辜负了你的梦想”。

下面就用第一人称为你转述他的经历。

记得15年大学毕业时,就已经决定了人生目标:做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到现在算是产品入门的资历,两年多的时间里,一些从真实的产品打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七点经验,希望给后续的新人有点滴帮助。

第一点、是执行力强是好习惯,但是确定方向是前提

“执行力”是很多公司招人的一个评判标准。在这里,并不是否定”执行力”,而是给出一种让”执行力”变得更有价值的建议。根据问题或者需求提前做好产品的规划,提前分析产品各个环节中会出现的一些状况,然后再去根据方案执行,提供解决方案,这样可以降低产品上线的损失,同时也是提高上线的效益。先动脑,再动手,逐渐形成自己的善于思考的习惯。

第二点、是做好产品规划,事半功倍

对于产品迭代而言,提前规划更加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公司由于是跟外包合作,在做产品二期和一期规划相比,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更有全局性、目标性、条理性。一期规划其实挺”懵懂”的,只是将一些功能列出来,然后就开始做产品设计。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总是问题不断,数据问题、交互问题、场景不完整等各种问题,当然这也跟经验和设计能力有关。想强调的一点就是,做好产品规划,规划好需求、时间点真的非常重要,往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产品前期的工作也许琐碎、繁忙一些,但是后期开发、测试、上线的过程中,一定会让你感觉当初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

第三点、是团队很重要,细节打败产品

因为项目是由外包团队开发的,包括开发、测试、UE、UI,产品只有我这个一个人,所以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存在着障碍。举个例子,由于我输出的是低保真原型,正规流程来说,需要UE、UI再优化为高保真原型后,开发再根据高保真原型进行开发。但中间由于缺少高保真化那一步,导致最后产品出来后,很多细节需要再修改。当然这其中有沟通的问题存在,不过我想通过这个问题说的是团队完整性的重要性这一面,特别是UE、UI,这是产品进入开发阶段,产品设计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开发之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做房子,地基打好了,房子自然稳固,住得才踏实。

第四点、是事无巨细,产品是你的”孩子”

如果说有一个岗位的工作能像运营岗位一样杂,那我想这个岗位应该就是产品经理了。市场、用户、设计、技术、UE、UI等等都需要了解和参与其中,当然在不同阶段、环境下也分等级。事无巨细,大到公司发展规划下的产品规划,小到一个位置的字号大小、按钮的位置等,都是你需要关心和处理的。一天只有24小时,个人精力也有限,合理的安排工作,将产品每个环节进行回顾。在竞品市场上,往往就是那些细节,让用户选择了你的产品。

第五点、是合理并熟练使用工具是基本功

常用的工具有:做原型设计Axure(sketch)、画脑图的Xmind(MindManager、百度脑图)、作图的PS、画流程图的Visio、做办公笔记的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还有最基本的office套装软件。当然这些工具,是我自己常用的,不同的人习惯、爱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合力的输出形式,是大家普遍认同和接受的形式,这样可以减少大家的认知难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点、是尝试新事物,保持学习的习惯

随着工作的深入,发现越来越多自己需要掌握的东西,可能是某种思维方式、可能是某种toast形式、也可能是一种新的工作方式。遇到新的事物,不要害怕和退缩,就拿出你小时候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去学习并掌握它,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你会发现也许当初只是花了15分钟去了解学习的一个能力,却在关键时候帮助了你。而且学习是一种习惯,不仅是工作上,生活上也很受用。

第七点、是沟通永远是重中之重

其实,”沟通”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部门领导对我的教导,到后来参与越来越多的项目,自己碰到的一些”坑”,自己也会越发明显的感觉到其重要性。”沟通”并不只是代表着你将你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了出来,那只是一个单向传输的过程,你还需要获得反馈,也许还需要三番五次的进行反复沟通。特别是确定需求、产品细节、产品目标等等。同时作为产品经理,相当于是整个产品线的轴心,需要跟各个环节的人员进行沟通,保持信息的对称,才能保证产品效果。每次要沟通之前,确认沟通的主题、待确认的细节、涉及的人员、需要的结论,在沟通的过程中做好记录,事后进行整理,及时进行review。

产品如人,都需要用心栽培,如果选择了产品这条路,并且觉得自己适合,那就勇敢的走下去吧。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66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