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微信推文写好推送,首先最影响阅读量的是什么?
标题。
那第二影响阅读量的是什么呢?
文章开头。
要知道,不是用户点击标题了就会认真看你的文章,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是!
他可能正在和朋友说话、可能正在吃饭、可能在看电视、可能走在路上……等等,反正他是心不在焉的,注意力并不集中。
如果你把宝压在用户会马上非常认真看你的文章,那很可能会是一次失败的投资。
所以说,文章开头非常重要,他能让用户真正进入到文章里面来,激起他阅读下去的欲望,让他抛开其他事情,注意力更多的放到文章上来。
而一旦开头开好了,那就直接能够影响文章阅读量、阅读率,然后也会影响涨粉(都不看完怎么会关注)、并且也间接影响了用户互动和内容收益。
那么,如何去写好公众号文章开头呢?
1
与“我”有关
读者一般会对什么东西感兴趣?首先肯定是与他相关的了。
没有哪个时代比这个时代更关注“我”了,自我、个人、有性格一直是这个时代的特色标签。
所以,第一秒就要让读者发现,你的文章内容是和他相关的,是他关心的。不相关的事情太多,他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个个去看。
人们永远都会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在乎你讲的其他内容。所以,要想你的文章内容马上吸引他,“与他相关”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一项对人大脑的研究也发现,大脑中有一个叫海马状突起的东西,会自动筛选和过滤我们接收的信息,而那些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或形成反差的信息往往能通过筛选。
尽管读者是通过你的标题,经过“海马状突起”筛选一遍才点击的,但文章开头的时候它还是会再次筛选一次,非常多的文章就是在这里被过滤了。
2
浓缩精华
如果你的文章比较长,或者没有那么容易理解,再或者读起来并没有那么激动人心,那么可以在文章开头就对文章核心点进行简要概括。
通过浓缩精华,让读者提前有预期。
比如可以在开头做好文章内容框架,让读者阅读理解更轻松;比如可以概括全文要讲的内容,为什么讲,看完能得到什么;比如可以提前概括每个部分内容,读者可以选择性阅读......
示例1:
李叫兽 |《改变消费者的说服文案,有且只有以下4种》
3
描述痛点,戳中要害
这个是存在非常久的一个开头形式,文章开头就抛出广大人民的痛点,激发兴趣,然后给出建议或者解决方法。
在互联网大家应该经常见过这样的,比如:
这样的文章一般结构基本符合《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SCQA结构,也就是: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的情景和事实引入,联想到自己的处境;
C:complication(冲突),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目标有许多冲突,这样不行那样也行不通,这里痛点就出来了;
Q:question(疑问),怎么办?
A:answer(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
这就是一个很常用的文章写作套路,很多演讲、广告、培训也都是这么做的。
前提就是构建出读者的痛点,让他欲罢不能!
示例2:
张德芬空间 |《亲爱的,请不要成为伴侣的“存量包袱”》
示例3:
正和岛 |《85%大公司都死于决策失误,腾讯、华为、阿里活下来靠什么?》
正和岛的这篇文章开头就点明“世界每1000家倒闭的大企业中,就有85%是因为经营者决策不慎造成的”,直接描绘了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家的这个痛点:如何理性决策!
4
设置悬念,激发好奇
这应该是我见过最多的文章开头形式了,就是一开始制造悬念,激发好奇心,勾起读者的兴趣。
不论在哪,好奇心都是驱动用户行动的强大动力,没办法,谁叫人人天生就有一颗好奇的心。
要是一个事情你勾起了我的兴趣,但只告诉我一半,那我肯定会浑身难受。
示例4:
蝉创意 |《豆瓣9.4,一部不该被遗忘的冷门纪录片》
蝉创意这个开头不算很直接的制造悬念,但是字里行间埋下一些吸引点,告诉你了又没全部说出来,因此你会看下去。
示例5:
滴滴出行 |《的反是章文篇这》
这样有趣的玩法也是制造悬念,勾起兴趣的一种,新的东西总是能激起人的好奇心,想尝试一把。
滴滴出行这样的文章上的新形式已经玩过有几个了,看来效果是不错啊。
当然了,激起读者好奇心还有最直接的一个方法——直接提问,激发好奇。
这样的内容应该每天都能看到,“为什么”、“怎么”、“如何”等系列文章从来就没失宠过。
示例6:
杜蕾斯 |《你的男朋友到底有多靠谱?》
这里杜蕾斯就是通过连续发文激起读者好奇心,让人就是想看下去一探究竟。
说真的,被她问得我都想知道“一个男人靠谱的定义是什么?”。
5
讲个故事,男女通杀
小时候,邻居年长的老人一说要讲故事了,我们一群小孩就会屁颠屁颠的搬好凳子围过来,不管听不听得懂,都是听得兴致勃勃,根本就停不下来。
要不是夜深了,各自的父母来强行拧回家,估计听一个通宵也没问题。
我们对于故事的喜爱,貌似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没有丝毫衰减。好像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听各种故事,男女通杀。
对于写文章,讲故事能力在这个年代也绝对是一个杀手锏,它仍然是吸引读者阅读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有时甚至没有之一。
而开头讲故事是很多情感类大号惯用的方法,比如咪蒙、我走路带风、胡辛束、不二大叔等。
示例9:
咪蒙 |《你嫌性教育太早,强奸犯不会嫌你孩子太小》
咪蒙的文章大多都是有非常多的故事,简直都可以出《故事大王》系列书籍了。
不过说真的,故事带来的画面感,真实感以及震撼感,真的是比单纯文字描绘或者讲道理更加强有力。
而说起讲故事,方法有很多。其中制造矛盾、制造戏剧冲突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矛盾和戏剧冲突造成的悬念可能是读者阅继续阅读的最佳动力。
比如“高才大学生毕业卖猪肉”、“小学毕业,没经过正式教育,成为高校特聘教授”、“20岁不到,确是XXX地区首富”、“一个帅气男生卖起女士内衣”......等等都是制造戏剧性故事。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