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互联网 互联网运营 文章
汽车产品的人群划分趋势

怎么突然想起要写这样一个主题呢?

两个原因:

1、我感觉汽车市场未来会有很大的变化趋势,作为产品经理,我觉的需要研究一下;

2、我喜欢汽车。

在以前的汽车产品的人群划分中,是按照单一维度来划分的,为什么怎么说呢?

汽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部有着上万个零件组成的机械产品,因此,在汽车产品的人群划分中,一直就是按照“机械”的维度来划分的,比方说,可以按照车身尺寸和定位来划分,比方说国内借鉴比较多的德国大众的划分,分为六个级别:A00级、A0级、A级、B级、C级、D级,还可以按照用途来划分,比方说轿车、SUV、MPV等。

但无论是哪种划分,都是基于可直观感受的物理属性来划分的,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机械技术的缓慢发展,使得汽车物理属性的划分越来越无法体现未来汽车产品的准确定义,尤其是这几年跨界搞汽车的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他们的优势资源在汽车产品上的呈现越来越丰富,这就让我开始琢磨,未来汽车的人群划分该怎么做。

我大概的思路是在进行“升维”,简单说,就是在“机械维度”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比特维度”。

这样,我们就可以形成这样一个矩阵,见下图:

通过这样两个维度,我把汽车的使用人群划分为四类:

1、机械维度强,比特维度弱:我把这类人群称为是“释放机械的力量”。

这类人群简单说,就是“机械控”,在他们眼里,汽车所有的力量都来自机械,这类人群通常以热爱运动,喜欢自由,不惧挑战,更愿意通过速度来释放年轻人的天性为主要特征。

他们最喜欢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秋名山见。

2、机械维度强,比特维度强:我把这类人群称为是“拥有最强的战斗力”。

这类人群简单说,就是“拥有汽车最好的”,不但机械性要强,而且科技含量一点也不能低,在他们眼里,汽车不仅仅是机械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信息化的另一个载体,这类人群通常以有很强经济实力,喜欢追赶潮流,当然,前提是不差钱,认为要用就用最好的为主要特征。

他们的年龄段分布比较广,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说不好也有老年人,在他们眼里,拥有最好的,就意味着拥有了可以炫耀的资本,涡轮增压,太落后了,至少得双涡轮,悬挂,至少得空气悬挂,至于电子技术,那就不用多说了,该有的必须得有,什么,你说这些名词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就是高科技。

他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个车配置如何如何。

3、机械维度弱,比特维度弱:我把这类人群称为是“够用就好”。

这可能代表了现在购买汽车大部分的人群,简单说,就是以“杀人越货,居家必备”为主要消费需求的人群。

这类人群并不会对汽车的机械性和比特性表现出太强的欲望,他们认为够用就可以了,这种人并不一定是以普通消费者为主,关键是他们对待汽车的定位,在他们眼里,汽车就是一个代步的工具,太高的技术加成反而会增加不可靠性和用车成本。

他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车这东西,够用就可以。

4、机械维度弱,比特维度强:我把这类人群称为是“未来科技”。

这类人群属于“高科技的追求者”,在他们眼里,汽车的机械属性已经不再重要,他们很大程度上是把汽车看成是一个信息化的平台,就和电脑、智能手机一样,他们并不追求速度的感觉,而是追求科技的体验,这类人群主要以年轻女性为主。

他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是当前最流行的科技。

其实在我看来,她们认识中的汽车,就是“四个轮子架着一个平板电脑”。

当然,这样的划分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至于是否能够再细分,大家还可以基于这两个维度进行进一步指标的设定,其实这个思路依然是产品经理做目标人群细分的思路,市场细分的参数越多,人群划分就越精准。

最后我来说一个例子,比方说现在很火的特斯拉,这玩意从机械上来说,其实远远不如传统汽车厂家的产品,但是特斯拉的优势就在于它并没有和传统的车企进行直接的竞争,而是另辟蹊径,一是用新能源(电动),二是用了大量信息化的产品,比方说会经常升级的各类APP,让人感觉不只是在驾驭一辆车,而是在汽车里操作一台平板电脑。

正如一些特斯拉的消费者所说的那样,每次APP升级后,就如同在驾驶一辆新的汽车。

反观传统的一些车企,尽管已经知道了信息化给传统汽车带来的冲击,并且已经有一些厂商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我感觉思路上还是有些不到位,因为产品管理告诉我们,你的产品最终做成什么样,根本还是由消费者的诉求决定的,而消费者的诉求是什么,根本还是来自我们对未来的消费者认识多少,以及认知的深度如何。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333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