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职业类学校一直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广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职校生因为理论基础较差,缺乏接受和应用高难度技术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就业岗位的更新,是职业类学校和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理由,因为学生将来不仅要走上社会,还要凭借技能在社会上立足。
1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解释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义可以描述成:“一个特定系统在规定目标和预设阶段内可以成功地将其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稳定地约束在可持续发展阈值内的概率”,即“一个特定的系统成功地延伸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具体到职业类学校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是指学生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就业,而且还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潜在的发展后劲,成就自己的事业。通俗的说,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职业更新能力或者岗位更新能力。也可理解为对未来变化的适应能力、再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人一生中一般不可能在一个岗位、一个行业干一辈子,因此就业岗位“迁移”和“升级”能力尤为重要,关系到学生一生的生计,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发展空间。
因此,职业学校必须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论文资料由论文网http://www.wowa.cn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给予足够的重视。
2 中职计算机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主要理由
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误区:
2.1 总是认为计算机职业教育就是熟练工的教育
熟练工的说法在职业学校之间一直流行,对于更新较慢的行业,熟练工教育确实可以满足。但是对于计算机而言,熟练工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就像当年的打字员,现在需要专门打字员的岗位几乎没有,打字员工种就业面越来越窄。
2.2 基础教学浮于表面
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都是从数学系脱离出来的,体现了数学与计算机专业紧密的关联,数学的思维、算法决定了计算机从业人员能力的高度,比如应用程序开发、数据库的开发、网络系统的建设,等等方面。与此相似的,计算机与英语的关系更加精密,计算机中许多概念都是先有英语解释后才有中文的解释,丰富的英语知识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程序开发、三维设计、网络系统开发的种种方向,甚至可以借助查阅英文的资料解决现实的理由。但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很多数学和英语课的内容都是浮于表面,不能涉及深层次的算法,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和语法知识都匮乏。
2.3 教学目标不合理
计算机专业中有许多方向,比如图像处理,平面动画,三维设计等,很多学校因为教材的理由,软件的版本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很多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这一款软件的掌握,但学生即使掌握了学校内的实践操作,走上社会还是会遇到新版本、新理由。有的科目停留在“为了教而教”的表面,教会学生使用Photoshop出图,使用Flash做动画,使用VISUALSTUDIO来编程序,但是只停留在软件操作的表面,不去挖掘深层次的东西,那教出来的学生也只能停留在软件农民工的层次。
面对以上理由,我们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职业学校要存活发展,就必须勇于创新和改革,勇于打破旧的格局,开创自己的路,办出自己的特色。
3 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3.1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态度
职业教育并不是纯粹的就业,不同于理发店里、饭店里的学徒,不是一种短期的教育,而是为了终身就业、发展而设置的教育形式。学校、家庭、教师、学生都应转变这种观念,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观念,只有学生发挥了自身的能动性,才能拿住“学一技防身”的钥匙。
3.2 研究教学计划,分解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与能力
对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两个方面,在课程体系中体现为专业素质、职业能力。
(1)专业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包括基本素质和专业理论基础。基本素质是指一个人为了顺利从事某种具体的实践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特殊品质,也是我们常说的天赋。具体到某些课程也会有不同的解释,比如针对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专业素质也解释为“设计行为(手绘设计、电脑设计)、观察、审美和创造思维能力以及专业基础理论素养”,专业素质决定了从业人员是“匠”,还是“师”。观察力、审美和创造思维有先天的因素,但后天的培养也很重要,多见、多练、多评、多思是训练的主要方式。专业理论基础的课程需要“深度、生动”,专业理论基础课都是比较枯燥的,需要教师给予生动的解释,后续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宽度、深度的把握。
(2)职业能力课程。主要包含“操作技能”和“职业核心技能”子模块。其中,操作技能强调“熟练”,后续培养的关键在于学生对这些技能的掌握的熟练程度。核心技能是另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如果熟练只是停留在软件的使用层次,那么专业的发展会受到限制。例如,图形图像处理的核心技能是使用Photoshop搭配色彩的能力、绘画绘图的能力,以及摄影成像的能力,也是光与影用Photoshop更改的技术;平面动画的核心技能是运用卡通人物的Flash绘制能力,绘图能力,声音素材制作的能力,是创意用Flash表现的技术;网络工程的核心技能是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的能力、调试测试的能力、纠错的能力,是数学、物理知识的逻辑能力,等等,计算机中的软件只是实现核心技能的工具而已。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由专业素质和职业核心技能构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这两项。
4 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4.1 计算机专业“项目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项目化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把核心技能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基础理论、核心技能、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切入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与企业共同开发“教、学、做”一体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4.2 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
为培养“实用型”和“操作型”技术人才的需要,造就复合型计算机人才,设置项目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实用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对计算机专业方向进行细分,如电脑组装维修方向、办公软件文字处理方向、图形图形处理方向等,凡是与该方向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内容的系统性。
(2)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为各方向设置教学内容时候,对于理论知识、核心技能与操作技能,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在为某方向确定了实践目标以后,除了操作层面上的任务完成,还需要结合专业素质与核心技能的教育。这是将来自主发展提高的基础。
(3)设置方向与教学模块应遵循发展性原则,注重知识更新。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时 展,要淘汰一些陈旧的知识和模块,创建新的模块。
4.3 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在吃透技能培养目标前提下,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密切相关的核心技能的理论、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每一个模块的开始都要讲授该方向的基础理论,模块结束后都有案例分析,即综合训练。我们重点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即图像的分类、色彩知识、色彩的搭配、颜色的合成、饱和度是什么等等,此时再讲PHOTOSHOP软件如何去转变这些颜色、亮度、饱和度等信息,如何给某个对象添加色彩变成另
外一种颜色。重点已不再是以往的讲解某个工具怎么用,而是借助工具如何去操作。又比如我们在矢量图的章节,可以先在纸上学习和练习如何绘制图形,绘制卡通图片,绘制门店标志,发挥创意做出需要的作品,这是专业素质,然后再借助工具来实现这些创作,这是核心技能,熟练掌握FLASH软件,是操作技能层面上的事。这是与以往专业课教学明显不同的。
5 结论与收获
专业素质与职业核心技能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计算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教学改善实验来看,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核心技能得到巩固,特别是后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提高,教学效果显著,充分证明了计算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具有现实作用和长远作用的,从操作过程和实验成果来看,是科学的、有效的。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