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笔者浅谈多年来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运用该策略进行的具体的教学尝试,在此谈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
(一)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应被看成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作用的主动建构者。我们根据项目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把教学步骤分为六步:情景设置→操作示范→独立探索→确定项目→协作学习→学习评价。
(二)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核心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具体就是教师可根据所教课程的实际情况从一学期开始就制定相应的学期计划(即大方面的实际达标项目安排),再将项目细小化,逐一分步骤安排到具体实际学习操作中。
下面我们用所有中职学校都在开设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用Word制作五一节小报》来说明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作用。
1.教师创设情境
“五一”将至,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计划这次的专业任务安排成制作小报,将我们前面所学的编辑知识和制表知识结合起来,展示给大家看,让全校同学都能欣赏到我们别出心裁的作品。
2.教师操作示范
教师将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分别向学生复习演示操作,内容包括:文字编辑操作、段落设置操作、图片编辑操作、艺术字、、分栏、绘图工具等。在为学生在制作项目时打下基础的同时,以达到知识的迁移性。
3.学生独立探究
让学生独立深思自己要用到的知识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根据老师的示范操作,学生逐一复习所学知识点,分别解决项目中涉及的理由,然后由老师在练习中给予指导,为项目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4.学生确定项目内容并协作完成
教师先制定工作步骤和确定分工合作的原则,让学生分小组完成,各组自行讨论、交流,协作完成该组项目。在此阶段中,教师的指导与监控尤为重要。在各组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适当地提示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能避开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对项目束手无策,又能让学生少走不必要的弯路,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5.作品评价
对作品的评价可分成两点:一是对项目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如计划合理性,项目完成情况及作品的质量;二是对学生在项目活动过程中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如小组合作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创新性和是否听取成员和教师的意见等方面。然后根据各小组评价的反馈意见,对作品进行修改。这种“评价反馈修改——再评价反馈修改”可循环多次,直到达到项目目标为止。
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理由
项目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具体项目教学中还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项目教学中的定位
教师在项目教学中的定位主要包括三点:首先,教师在项目教学中必须要有项目意识,要具备项目规划、项目管理和项目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其次,在实施项目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角色定位的理由。项目教学中教师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推动者。教师应为学生尽量提供实施项目教学的条件因素,让学生能在更多的练习下展现自我,提高自我。最后,在项目教学完成后,教师应当对各项目做出正确评估总结,在评估过程中要指出理由的所在及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论文资料由论文网http://www.wowa.cn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解决的策略,要总结比较各个项目完成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评估中取长补短,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
2.注意学生在项目中的主动性
不同的班级、科目和项目的学生素质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安排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全班情况,认真分析怎样分组实施项目。在合理分组的情况下,老师只给予项目提纲,让学生自主创新,合作研讨,找到共同满意的结果,合作完成项目计划,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例如分组实施项目就可考虑两种情况:一是多考虑基础差的同学,让他们不能一味依赖基础优秀的同学,尽量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讨论,更好地提高同学的分析能力和解决理由能力;二是注意男女比例、性格气质等搭配,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教学策略,教师通过项目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理由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培养和提高,这为培养综合性技术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更充分地体现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价值取向。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