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过去了,但不变的不仅仅是情怀还有管理思想,ITIL在当今流行的DevOps中还在发挥着效果,那么看下,什么是变更?在ITIL原文中变更是指一切对服务以及CI配置项的改变,包括增加、删除、修改。那么在DevOps下是否适用呢?
正确的理解是适用!因为DevOps中的变更虽然进行了自动化,但也需要引入ITIL中的变更,因为DevOps没有必要自己再造一个已经有国际标准ISO/IEC20000,已经有最佳实践ITIL成熟多年的体系,那么就是引用。
在ITIL中变更管理将变更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标准变更(Standard change)、紧急变更(Emergency change)、正常变更(Normal change)
标准变更(Standard change):是指那些经过预授权的变更,主要针对那些低风险、经常发生,并且是有预先定义好的处理步骤的的变更。一般情况下包括每月固定更新的税表或网站样式变更等内容。
其特点在于不需要再次经过领导审计,因为在变更部署前已经提前完成了审批。并且变更部署活动可以完全是自动进行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留下审计及跟踪的记录。在DevOps中也一样遵从ISO20000及ITIL的标准,只不就是进行了自动,智能化目前看标准变更也在逐步实现。
紧急变更(Emergency change):是指那些要尽可能快地去实施的变更,比如解决一个重大故障,或打一个紧急的安全补丁。在紧急情况下,变更必须立即投入生产环境。一般情况下安全紧急安全补丁或紧急恢复服务。其特点是必须尽快解决的潜在高风险变更。这些变更通常需要尽快得到高级管理层的批准,在执行完成技术活动后,应立即进行记录归档工作。DevOps的践的关键目标是简化常规变更流程,使其也能适用于紧急变更。
所以在DevOps中紧急变更想要应对紧急,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只是紧急的变更来了就可以应对,这就需要提前进行紧急变更的预防管理。
这里需要应急管理、连续性管理(BCM)、IT灾备管理(ITSCM)、安全事件响应(ISMS)等多个流程的提前定义才能做好紧急变更的处理工作,这个工作在ITIL高级课程 RCV中进行了很好的说明与描述。有空来听北京老李讲ITIL高级课成为ITIL专家:)
北京老李:首批ITIL Expert讲师
正常变更(Normal change):是指那些除了标准变更和紧急变更之外的所有其它服务变更。其特点是需要更高的领导进行评审或者在既定的审批组织CAB和ECAB进行批准。其中CAB是指变更顾问委员会,ECAB是指紧急变更顾问委员会。
在最新的敏捷的道路上,很多组织的变更都是由于领导出差、评估不能及时完成,所以造成了评估的时间上的延误。
我们在2012年在IT管理项目中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我们是通过移动办公平台,IOS、安卓等新应用的开发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实现立即审批,随手审批、一键审批,并且随着应用了BMC BladeLogic等自动化的产品,加快IT的交付频率。
那么对于变更我们是如何解决专业化的快速评估的呢?我们在银行率先实现了变更的标准化评审工作,随着自动化产品BMC BladeLogic的应用,一起同步推进管理与技术的问题。
在新的DevOps体系下,需要从管理与技术层面解决变更的效率,这个问题在大规模代码部署的情况下尤其突出。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只有技术加快才能解决软件交付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技术动作的不标准化,还来的快速交付的后果就是上线死的快,上线BUG多。
今天很多单位都已经进行了云了,传统企业也从竖井式管理上升到云管理,这种情况下更是需要管理的标准化与技术的标准化。
曾经有人说过没有写过代码的工程师就不是好司机,在此老李想说,没有管理支撑的技术实现就不是好DevOps。
在越大的组织下,需是需要IT管理,IT管理成为他们的管理抓手,你可以想像一下,大规模部署可能包含成百上千(甚至数百万)行代码,由数百个开发人员在几个月内需要快速地进行交付,那么这更需要各技术专业的协合配合。
变更管理在DevOps下仍然发挥着他在云下管理的控制权及组织权,只要CABle建设得当,这依然是一个建设高效组织的必经之路。因为无论是在云下,还是传统IT管理,都不能离开组织的“闸门”。
在云下,现在更多的强调的是自动化,智能化。但随着AIOps的流行,你会发现,前提依然是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规则与策略。
每个组织都希望“一口吃个胖子”。但管理的成熟度告诉我们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企业管理的AI成功之路,就是标准化=》模板化=》自动化=》策略化=》智能化,但在此的前提是服务化。
所以变更管理在新的DevOps需要有一个更加清晰的变更请求单(RFC)的定义,因为它里面定义了执行RFC的决策所需要信息,它是智能化的基础。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