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动的内容运营,是先搭建兴趣生态还是等级生态呢?我觉得先后的顺序不是固定的,运营思考的维度中,等级生态和兴趣生态是横向和纵向的,随着节奏去变化的。
路口app初期我们没有特别去做内容运营框架,而是先把能引入的精准用户引进来,让她们对平台有个大概的认知:这里是个分享购物经验的地方,是买买买社区。因为是关注体系,引导用户关注不同的KOL相当于是关注了社区内容中不同等级的生态(每个KOL对网购和商品理解和经验不同),在上线后3个月内,我们没有想到做兴趣生态的规划,当时主要的想法是第一批我们从哪里去获取用户,至于进来后如何运营考虑不多。
后来是怎么发现要做兴趣生态呢,是因为分享购物这个事情进展顺利,社区跑起来以后,活跃的用户开始在自己的主页(大家可以想象成微博主页)分享很多别的内容,比如:今天吃的一道菜、今天的搭配、晒单、晒娃等。所以我们按这些热度高的内容进行话题归类,并引导用户去参与。
引导的方式很重,人工筛一遍贴子,看看最近大方向在哪,就把话题开起来,运营小马甲先带头发,然后@活跃用户一起参与;还有一种方式是发现兴趣生态中出现了小众内容,比如练毛笔字的贴,也会把话题(#练字打卡#)开起来,运营小马甲引导。
这样一来社区的兴趣生态就自然做起来了。
然鹅,在等级生态这个事情上我们后面没有特别重视,应该说最开始是没太想到这个事情所以倒置后面社区里用户的能力水平都比较集中在一个中层,比如说能力值满分是10,那么我们的活跃目标用户集中在6.5,好在我们运营的能力值在8,如果我们想引10的用户进来就难,因为10的用户进来没有高于他们等级的用户cover 住所以会流失很快。
所以,兴趣生态和等级生态应该怎么在冷启动期间有计划有节奏的搭建起来呢?
首先,冷启动初期按粗颗粒圈好目标用户,粗颗粒的规划不是按活跃用户、新用户、老用户、沉默用户去分,而是从社区产品定位去做分级,比如烘焙社区的目标用户分级是:专业级用户(人物对标:君之/ 能力画像:能研发菜谱)、票友(人物对标:XX/能力画像:能熟练制作)、初学者(人物对标:XX/能力画像:看着方子能做出来,但不懂原理)、小白(人物对标:XX/能力画像:刚入门工具还认不全)。
目标用户对标和能力画像出来后,需要考虑什么内容能让他们产生兴趣,什么内容能持续产生,什么内容可以做为社区精选推荐给新用户。应该都玩过BBS吧,BBS通过板块内容的不同建立兴趣生态,通过精华贴、新贴、热门贴将内容做等级生态。
一、在种子用户进来前,运营需要把内容的兴趣生态简易的搭出来
思路:
1、搭建时间:如果内容量大,兴趣的纬度大,搭建工作需要分阶段进行;
2、社区最顶端的用户画像和能力画像:这部分跟搭建的分阶段工作相关,这个画像不同,理论来说应该是往金字塔顶端走而不是往下走,因为正式运营后,渠道越大用户的群体水平越低。
3、马甲数量和所生产的内容质量:内容可不是随便搬运的,我的经验是注册100个回帖马甲,20个生产内容的马甲,马甲们都有自己专业的领域,比如会玩烘焙的、会淘原单的、对美妆精通的,刻画好马甲个性和身份后开始发内容生产内容;
4、互动:互动也属于兴趣生态的一部分,在一篇精品内容下,呈现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聊天和PK,对话间产生的火花更有社区的氛围,同时种子用户入驻后也容易跟随氛围玩下去。
5、等级生态的雏形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