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的产品经理是老板
对于大多数只有一个业务模式的创业团队来说,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经理就是老板。因为一个产品的发展就决定了整个公司的发展,老板必然会对整个产品的定位和规划有自己的想法,而我们是在认同产品方向的前提下,依据既有的产品定位去做需求判断和需求实现。
如果我们对于产品的发展方向不认同,那么跟老板PK是无意义的,能做的就是离开然后重新找到让自己认同的产品。
如果不认同还继续待在这里,那么就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既做不好产品也不会有成长。
2、产品稳定性高于新功能
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寄希望于上线一个新功能提升活跃和留存,于是在每个版本迭代中都希望尽量加新功能。于是造成的结果就是,开发不断的在做新的需求,而由于开发周期短、测试时间不足,导致上线时版本的稳定性很差。
其实留存率跟产品的定位有关,关键在于产品能否真正满足了这些目标群体的真实需求,而这个需求一定是产品的核心功能。所以版本迭代应该不断的优化核心功能的使用体验以及整个产品的流畅度稳定性,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能留住用户。
如果新功能测试时稳定性差,那么就不要急着赶这个版本上线,否则会对数据有负面影响。
3、一定要做版本数据分析
数据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但请不要把这个工作推给运营,因为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知道这个版本的改动对用户行为是否有正向影响。
无论是新功能,还是现有功能的调整,都必须有数据埋点,保证上线后有准确的数据反馈。数据差不可怕, 最怕的是上线后根本不知道数据情况。
4、任何需求都要文档化
一种情况是需求文档中的细节流程不够完善,开发过程中我们会临时进行说明,而这些补充需求没有进行文档化,测试时就会有遗漏。
另一种情况就是临上线的需求调整,这种调整一般涉及的内容很少,所以经常是在开发旁边说句话,就让开发修改了。如果没有将这个需求文档化,那么做数据分析的时候可能就会忽视了这个需求调整的影响。
5、给出解决方案
产品经理就是解决问题的人,我们的价值不是抛出问题和重复问题,而是快速给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设计、研发、运营、商务,但只要是跟产品有关,我们就想方法解决,而不是把问题又抛回去或者推给其他人。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