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工程 电子通信 文章
高校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讨

        计算机教学是高校教学中的基础科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水平也逐渐提升,所以在计算机教学方法上应该适时的创新。如果还沿用传统的教学大纲,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所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1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1教材内容陈旧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大学时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就应该有所改进。但是在我国很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仍然沿用几年前编写的教材,不仅教学内容比较落后,并且很多技术都已经淘汰了。在这种情况下,势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会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无法达到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任务。

        1.2教学方法落后

        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部分高校仍然只是停留空喊口号的层面上,而没有将教学改革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开展。计算机教学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单方面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无法谈及创新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模式。所以在这种落后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本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高,完全不符合新时代的教学需求。

        1.3实践操作课时较少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但是在部分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仍然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导,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只是将实践操作作为教学计划中很小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理论学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在实践操作课时较少的情况下,无法真正的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所以计算机教学水平不高。

        2高校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2.1运用直观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等知识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直观的演示操作,再配合恰当的讲解,将会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演示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演示时机、演示操作顺序、演示内容详略等相关问题的把握。

        2.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例如,在word排版实验课上将学生根据操作基础进行分组,每个组内都包含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然后要求每个组都依据组内的主流审美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在规定时间内将准备好的材料进行排版,完成之后,在每个组内随机选取代表,借助多媒体设备对所有的同学进行讲解及操作演示,同时对每个组讲解完毕后进行相应的小结及评审。实践证明这样做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时亦解决了学生基础层次不同的问题。

        2.3充分注重实践操作

        计算机教学本身就是一项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科目,所以在教学课时安排时,应该注重增加实践操作的比例,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教学的理论知识比较简单,无需安排过多的课时去讲解,而是应该集中课时讲解理论,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实践操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因为学生基本上都已经具备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所以在实践操作时,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更加有技术含量的内容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4改进考核方式

        为了检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真实水平进行测试。因为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考核内容应该从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两方面进行。理论知识主要是以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而上机考核主要是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对一些命令、软件应用以及程序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测试。两种考核方式都可以建立考试专用题库,以提高考试的规范性。在上机考试中,根据学生的学号随机出题,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完成操作。只有将两项考核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全面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

        2.5更新课后答疑手段

        很多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储备有限,所以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问,此时课后答疑非常关键,如果能够及时的为学生进行指导,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为了提高课后答疑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指导以及审批作业,这不仅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同时通过网络答疑与互动,还能够锻炼学生对各种软件的应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在答疑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这是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3结束语

        计算机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基础科目,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高校的教育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是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所以高校应该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为了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应该适时的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的课时比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301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