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咨询 企业管理 文章
问题管理之群策群力

充分、广泛地动员各层次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形成解决方案或建议,不仅对改进管理行之有效,而且这一过程本身就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实践中名称和做法有所差异,其中以通用电气公司的“群策群力”最具代表性。  

一、通用电气的“群策群力”  

上个世纪80年代,杰克·韦尔奇在通用电气公司大规模实施末位淘汰制,裁减了10万多名员工。80年代末,员工士气低落、人心惶惶,下属与上司相互抱怨。韦尔奇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大力推行了一种叫做Work-Out(一种译法是“群策群力”、另一种译法是“倾力解决”)的管理方法,有组织、规模化、集中化地动员广大员工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形成解决方案或建议。典型的“群策群力”是这样进行的:  

定期召开一个为期3天的研讨会,地点设在相对封闭的会议中心或度假村。管理人员负责从公司各阶层中挑选出40~100名员工,组成研讨团。会议开始第一天,由一位经理拟定一个大体的活动日程,然后便自行退出。下一步是将参加研讨的员工分成5~7个小组,每组由一名会议协调员带领。每组选定一个日程,然后开始为期一天半的研讨。在第三天,原先那位经理重新回到研讨会,听取每组代表的发言。在听完建议后,这位经理只能做出三种选择,即:当场同意,当场否决,或进一步询问情况。  

参加过这种研讨会的一位公司经理阿曼德·洛宗回忆说:“虽然只进行了半个小时,我却紧张极了,出了一身汗。面对着108条不同的提议,我要极迅速地做答复,同意或否决,不能有半点含糊。”结果,除了8条提议外,其余全部顺利通过。这100条提议迅速得到了实施。一年之内,为公司节约了20多万美元。  

这只是一种典型的情况,并不是所有的“群策群力”都是这样进行的。通用电气公司的“群策群力”总是以规范化的流程实施,通常包括下列七个步骤:(1)选择讨论的议题。(2)选择跨专业、跨部门的员工组成小组来研讨问题。(3)选择一个“倡议者”,由他监控过程一直到实施。(4)由与会者们召开三天(或两天半)的会议,拟出解决问题的建议。(5)把建议交给高层管理人员,决定是否采纳。(6)必要时针对采纳建议的实施进行专门讨论。(7)让这一过程,以及这些议题和建议滚动进行下去。  

二、“群策群力”的推广应用  

通用电气的“群策群力”取得成功后,通用汽车、西弗吉尼亚政府、世界银行、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等组织也实施了“群策群力”。随着“群策群力”应用范围的扩大,其做法演变出许多不同的版本,但有一个不变的原则是:  

将组织中最了解情况的人召集在一起,提出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立刻在会上决定这些方案,并任命执行方案的人。  

尽管“群策群力”既不是通用电气首创,也不只让通用电气一家企业受益,但是,通用电气把“群策群力”作为一种改进管理的模式正式提出来,并且推行的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效果之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韦尔奇把“群策群力”解释为“全公司无休止地搜寻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改善我们要做的每一件事情”。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68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