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资金从会计的角度看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净额。为可用来偿还支付义务的流动资产,减去支付义务的流动负债的差额。
如果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则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是由流动负债融资;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则与此相对应的“净流动资产”要以长期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一定份额为其资金来源。会计上不强调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而只是用它们的差额来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财务人员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认识;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在这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这有利于财务人员意识到,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要注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的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流动资产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货币资金、证券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费用、 [[存货]和其它可以迅速变现的流动性资产]。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内的正常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又称短期融资,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必须认真进行管理,否则,将使企业承受较大的风险。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税金及未交利润等。
营运资金的特点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周转时间短。根据这一特点,说明营运资金可以通过短期筹资方式加以解决。
2、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容易变现,这一点对企业应付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有重要意义。
3、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容易受内外条件的影响,数量的波动往往很大。
4、来源具有多样性。营运资金的需求问题既可通过长期筹资方式解决,也可通过短期筹资方式解决。仅短期筹资就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商业信用、票据贴现等多种方式。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营运资金短缺
企业要快速发展壮大必须依靠充足的资金,然而受外部经济形势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企业往往存在经营资金不足的困扰。当前国家紧缩货币政策、通胀压力加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销售利润低、垫资严重等因素使企业面临经营资金短缺问题。此外,从企业自身经营方面,由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如果投资管理不好,也会造成营运资金短缺情况。营运资金短缺会制约企业发展规模。
2、信贷资金比重较大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短期借款,短期借款的优点是银行资金充足,实力雄厚,能为企业提供较多的短期资金。银行借款具有较高的弹性,可以随借随还。缺点是资金成本较高,限制条件较多。企业在信贷资金管理上往往存在误区,缺乏对营运资金管理规划,在不断扩大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存在资金的筹集与运用不匹配的现象。
3、营运资金运营效率低
有些企业营运资金效率低,存在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慢与商业信用使用差距较大的现象。一方面许多企业应收账款控制不严,账面应收账款较大,回收周期较长,呆死账发生概率较大。企业只注重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业绩增加,而忽视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实际现金流,降低了营运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对市场产品需求把握不准确,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滞销,或生产组织协调差,使原材料在某个生产环节上积压,使产品账面价值过高,而可变现能力差,使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慢。
4、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
企业在营运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盲目扩大企业固资资产投资规模,使长期负债比例上升,营运资金占用比例下降,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短缺,可能会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如果企业长期存在资金结构不合理现象,很可能会使企业资金链断裂,增加财务风险。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