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互联网 互联网+ 文章
浅谈BPR在MIS开发中的运用

MIS即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利用,日益成为现代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已开发完成的MIS在较大程度上未能发挥预期的效率和作用。在新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不断涌现、MIS开发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为何仍有众多的MIS使用效果不理想,甚至归于失败的行列呢?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有关MIs开发的理念存在偏差,仅仅是手工管理的计算机模拟,将不合理的组织、不合理的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化。MIS开发应以追求管理业务过程及组织结构的规范化、科学化为前提,重组管理业务和组织结构。简言之,BPR即业务流程重组、业务过程重组是MIS开发的关键战略,是MIS成功实施的前提。  

一、MIS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MIS旨在处理企业管理活动中信息周转的全过程,它的开发应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这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一个准则。但是,开发者所强调的符合实际与需求,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基础之上,在MIS开发中,由于片面强调符合实际,从而导致许多不良现象的出现。  

1.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认为MlS开发仅仅是开发者针对本企业管理实际的技术实现,因而没有修改、更无重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之意,而让开发者按现有的流程实现原始单据的输入、信息的传递和报表的打印,按原组织结构的形式划分MIS的功能。  

2.开发者因企业表现出来的“无需修改”的态度,唯恐设计出的系统因不符合企业的习惯而遭致责备或停止使用的命运,便基本按照原作业流程匆匆开发,完成交差了事。  

3.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作轻描淡写,了解了企业的原始单据和报表便认为系统分析工作已经完成,从而造成数据流程图是业务流程图的简单变换,甚至认为数据流程图是多余的,或者认为MIS开发就是程序编制等等错误的想法和做法。  

4.开发成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重计算机技术,轻管理知识。片面追求美观的人机界面,忽视内在管理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对于国内或国外业已成熟的先进软件,企业以自身的管理业务和组织功能与之对比,不符之处便对软件大加修改,而不从企业本身查找原因并寻求管理变革。二次开发破坏了原软件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运行过程中问题百出,企业最终便主观地下结论:此MIS因不符合厂情而无法使用。  

二、传统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弊端  

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都建立在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及泰勒的“科学管理”之上。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强调内部分工,企业内层层请示、层层监督,形成自上而下、梯阶控制的金字塔状的集权控制模式。这种组织形式适应了当时社会和经济环境的要求,对企业的发展一度起了极大的作用。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强劲,企业因此处于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市场格局和经营环境之中。传统的金字塔状的企业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劳动分工使管理费用日益增加,“金字塔”组织模式使管理效率降低,管理人员难以经历整个管理流程,因而无法独立处理整体性管理问题,各职能部门只对自身业务负责,从而助长本位主义和官僚主义,进而导致部门间的冲突加剧,机构的庞杂和管理的多层次,致使信息处理与传递以及决策的速度大大降低,应变能力随之减弱,致使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的利益受到损害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358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