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互联网 互联网运营 文章
用户:如何把握用户心理,打动人心?

“用户心理是什么?”这是时下最热的问题之一,百万自媒体大军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就目前来说我们所提的用户是指谁?00后、90后、80后,没了,毕竟年轻人是消费主力军,80后最具购买力、90后最开放、00后三观还没完善,可塑性极强。

为什么大家要费尽心思想钻进用户的脑子,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因为想让他们买单!无论买的东西是有形还是无形的产品,懂用户在想什么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促进用户产生认同感从而转化为行动。

可是能抓住用户心理的人还是在少数,大多数人仍在苦苦思索不得要领,究竟如何知道我的用户在想什么?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试图明白用户正在面对的麻烦,也就是找准痛点。

一些人就会认为肯定是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想问题啊,问题是你不是用户,你怎么知道她的角度?想出来的比凭空捏造还假。所以实质要做的是在生活中多观察,观察你的目标群体,甚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观察他们在哪些环节上容易遇到麻烦,在此基础上为他们着想并给他们解决方案。

例如,网络教学兴起的时候,是为了让网民接触到相对线下课程更便宜的教学,降低人们为学习一门技术长途跋涉加上食宿消耗的额外成本,很快这种以公开课为主的线上教学火遍全国,因为解决了用户想学学不到、想学没钱报班、想学不知如何学的困扰。

而随着网络教学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课程纷纷涌现,结果且不说,只说课程信息混杂良莠不齐、内容同质化严重,价格也水涨船高。于是当下这一时期出现了以语音讲述、时间多为1小时的知识分享平台如知乎,不同领域的行业精英在不同主题下进行讲述,全程均为干货,而且价格低廉。这样的改进一来帮助用户避开了低质量的课程、让用户以最低的价格听到想听的干货、下载音频便可以随时随地听讲,这既节省了用户的搜索时间,又降低了成本还为手机释放了内存空间。再一次为用户解决了麻烦,赢得了用户的心。

上面提到的例子是倾向开发产品的人,他们在考虑为用户解决什么难题时会考虑的更多更详细,并且有雄厚的资本去把想法落地。

那么再讲自媒体人,他们在考虑用户心理时考虑的就少多了,用户会遇到什么困扰呢?定位好群体,然后观察他们是在外在的升学、求职、技能提升、婚姻、教育,还是内在心灵、大脑等方面有困扰,会遇到什么困扰,于是告诉他们怎么做或者说提供一种观点加以引导。

既然要明白别人想什么就要做一个时刻替别人着想的有心人。

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从这个大千社会中吸收知识,大到公司、小到个人,观察他们是如何帮助别人摆脱麻烦的,说千道万,这才是用户心理的本质,如此理解你所做的一切才能打动人心。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262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