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Plus知识库 互联网 互联网+ 文章
应对危机,产品经理如何快速成长?

近两年产品经理的火爆程度似乎让它的就业市场迎来了“供过于求”的危机,面对这样的就业危机,我们如何不断超越别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

一、危机的到来

这几年在互联网的圈bb“产品经理”这个词真的很火,而且马化腾、周鸿祎等互联网大佬也相继标榜自己是“产品经理”,这样无疑更加为“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添了把火,从图中就能看出这几年产品经理职位的火热度。

如今产品经理的火爆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特别火的两个职业“IOS开发”“UI设计师”,当时的火热程度和现在的产品经理非常相似,市场也是供不应求,大量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培养了大批的IOS开发和UI设计师撒向市场,然后野蛮的将市场喂饱。去年根据数据统计UI设计师大概145人竞争一个岗位,而IOS开发在市面上的岗位少之又少,因此我对产品经理未来的发展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是吗?我们只有不断的超越别人,提高竞争力,才能面对这不可抗拒的危机。

二、什么是复利式成长?

当我在意识到这个危机的时候我很庆幸一点,那就是我处于一个各种信息资源都是极度丰富的时代,关于产品经理的资源都可以找到。但是当我真正面对这些海量的资源时,我迷茫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学起,于是开始看到哪学到哪。经过半年后我陷入了焦虑,因为我发现我没有任何的成长。一次偶然,我看到了一本书对我启发很大,我发现是我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于是我开始分析,从学习“如何学习”开始,在不断的学习、实践摸索着渐渐总结了套比较适合自己的方法—“复利式成长”。复利这个词是金融术语,在百度百科中对复利的解释是: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用我的话来说就是:每次选择学习的内容都要能去帮助自己学习下一个内容,周而复始,像滚雪球般的直到终点。 三、该如何复利式成长?

1、按需学习

学会提问在谈“按需学习”之前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如何知道自己的知识需求是什么?”产品经理天天都在处理别人的需求,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的梳理过自己的知识需求,大多数人都只是在茫然、被动的学习,并且还以为自己在努力、主动的学习。殊不知所谓的主动学习只是自己对自己说的谎,为了在失败的那天对自己有个借口“我努力过。不后悔”。现在获取知识的方式真的太多了,书籍、知乎、百度、各大产品网站、甚至都能在APP上约到这个行业大神级别的人物,我们都是在被动接纳这些信息,举个例子:你能否不假思索的说出自己10点不足的地方?说出自己现在正在学习的方向?如果不能也没事,从现在开始学会向自己提问,“现在哪里做的不够好?”“我对哪块的知识不够了解?”“对已有的知识我真的足够了解吗?”……

复利式成长的重点在每次选择的学习内容上,并不是盲目的去学习,通过提问的方式对自身进行梳理,然后整理划分优先级制定目标,针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做出学习内容上的选择,相信大家对这个方法并不生疏。 2、制定、分割目标

制定目标是复利式成长的核心之一,可以说如果没有制定目标这一环节就算再快的成长也只是在路上茫然的游荡永远到达不了终点,所以首先要根据你的不足制定目标。

2.1制定大目标

制定大目标并不是不切实际去制定,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的长期目标;举个例子:你目前是一名刚刚入行的产品经理,你定的大目标就是在5年内成为一名高级产品经理,这是很有可能实现的,而不是说先定个目标就是我要年底赚他1个亿。第一次制定大目标不要怕制定的较小,制定的目标要给自己一种我努力下就能达到的感觉;制定目标不是买彩票买定离手,大目标会根据你的成长速度不断的提高,比如:你定的大目标就是在5年内成为一名高级产品经理,但是你2年内就差不多达到了高级产品经理的门槛,这个时候目标就要随着你的成长而提升。注意大目标的稳定性;当大目标定了下来就不要随意的去更改了,除非你是的成长速度超出了你的预期点,所以首先要根据你的不足制定目标。

2.2制定大目标下的小目标

运用“分割”的力量;大家应该都这么想过,比如剁手买了3000多键盘,很心疼但是想想做起码能用5年,1年365天5年有1825天,平均下来一天才1块6毛多,一下子心里就舒服多了,这是分割的力量,我们要将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分割要连贯的、有目的分割;那么该如何连贯、有目的的分割?举个例子:我要成为一名高级产品经理,经过归类总结发现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不错的商业嗅觉,那么该如何分割这个目标?我的方法(仅供参考)

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新的环节都是从上一个环节中推导出来的,每一个环节也都对下一步有着具体的推动力。

四、注意“沉没成本”

1.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又称沉落成本、沉入成本、旁置成本,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术语,主要用于项目的投资决策。简单来说就是投入后无论怎么样都无法收回的成本,比如你花了20元买了本书,看的时候发现这本书你非常不喜欢,但是你为了这20元还是花了一周的时间去看完,结果看完了没带给你一点点的作用,反而使自己的心情不好了,这20元就是你怎么做都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

2.真正的沉没

成本在经济学上这20元是沉没成本,其实我认为的沉没成本是那投入的一周时间,大家静下心去反思自己是不是过去的学习中产生了很多的沉没成本,经常会去学习些自己根本用不上的知识,或者说学习了些很多以为自己用得上实际根本没用过的东西,然后又慢慢的忘记了。

3.如何避免沉没成本

其实沉没成本没有办法百分之一百的去避免,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规避,1.要树立好自己的目标,不可常常更换;2.重视理解“沉没成本”这个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每次下决定反复思考,争取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五、总结

就目前来说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确实挺火,但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被市场拉回正轨,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不要到了那时候才恍然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被市场淘汰”,所以我们只有不断的提升、快速的提升别无他法。

复利式成长是我自己根据一些经验和想法整理的,还很粗糙,希望对大家会有一些启发和帮助。目前我正在迭代我的目标模板,过几天我会将模板发到公众号里,回复“成长”可获得,如果对我的复利式成长方法感兴趣也可关注我的公众号跟我一起研究、讨论、完善。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 打赏支持
476人赞 举报
分享到
用户评价(0)

暂无评价,你也可以发布评价哦:)

扫码APP

扫描使用APP

扫码使用

扫描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