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金大师“荼毒”的年月里,对于剑术境界的划分隐约有个印象,大概是:从杀鸡剑法到独孤九剑再到玄之又玄的无招胜有招,很形而上,也很大师。想来文案同理,简单表述是杀鸡剑法,能写的生动具象便是独孤九剑了。
第一招:数据化文案
当文案出现关键地可数名词时,就加上数据。比如我的腿很长,我身高188cm,腿长185cm;比如你关注了公众号「一本正经的胡八道」3个月,月薪翻了2倍,你是不是很厉害?当然不是,是我比较厉害。。。
数据化文案的本质是为卖点相关的关键可数名词增加一个具有刺激性的数据背书,比如“震惊!杜蕾斯获得8000W粉丝的秘密竟然是这个”,而不是“震惊!杜蕾斯能获得粉丝竟然是因为这8000W个秘密”。
第二招:符号化文案
符号化文案的本质是对「借代」手法的引申应用,和爱迪生的灯泡、牛顿的苹果一个意思。比如:“王思聪口述:我的择偶观”、“腾讯内部信曝光,张小龙直言并不看好小程序”。
符号化文案的精髓在于替代,用一个众所周知的名词代替另一个平淡无奇的名词,比如用「高圆圆」代替「美女」,用「阿里巴巴」替代「运营」,用「王思聪」替代「富二代」,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表述变得更具象、更直观。
第三招:疑问式文案
疑问句式的好处在于容易引发读者好奇,比如“姬十三:从分答上线到1亿融资的30天,我都做了些什么?”、“花了3千,赚了3万,创业3个月我都做了些什么?”、“如何通往ICO的财务自由之路?”
疑问句式的经典组合为:「问句」+「好处」或者「好处」+「问句」,前者更适合讲一个故事,而后者更适合阐述某种逻辑。
第四招:争议式文案
争议式文案通常会直接抛出一个否定或争议点来引起读者注意。比如“豆瓣的关停与’觉醒’代表了阿北的绝望和妥协,你同意吗?”、“那个不要脸的人,过着很酷的人生”、“北大高材生入职华为写万言书,被任正非批神经病”。
争议式文案常见于输出某种观点,但对于没有建立完善认知体系或认知体系不完善的人而言,颇有些雌雄难辨,更甚之就要交智商税了。但也常见于10W+…
第五招:粗暴型文案
粗暴型文案顾名思义足够简单粗暴,核心逻辑是“这玩意儿对你有用”。比如“关注就送红包,先到先得”、“熊本熊降临北京,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即可获得”等。
粗暴型文案通常会表明有什么好处和要求用户行动,通常来说商业意味会更重,对于“好处”的要求也更高。还有什么送加油卡、领代价券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登录 | 立即注册